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郁达夫在南洋 1938年12月,郁达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郁达夫在南洋

1938年12月,郁达夫失望地离开了他曾为之倾注满腔热情的祖国。丰庆轮在台湾海峡航行一夜之后,于19日抵达厦门,在离厦门市半里许的海面停泊一天。当时的厦门,已被日军侵占。此时此刻,更使郁达夫忧虑的,“是敌人政治手腕的运用,和我们中国的一般悲观主义者的得势”。他以为“日人的所以敢欺凌杀戮我的最大原因,就在各高官大吏的自私心太厉害,只顾着自己敲诈老百姓,不顾到国家民族的百年大计之故。”这些都是他对抗战以来国内政情的感触,也可说是临别祖国的忠言。

南洋的惊涛骇浪,激起了郁达夫的滚滚思潮。他急于向海外侨胞报告自己在国内各战场和浙闽前线奔走的见闻,曾不顾风浪的颠簸,于二十三日在船上写出《岁朝新语》。他坚信说:“中国决不会亡,抗战到底,一定胜利。”这是一篇振奋人心的报告文学。

郁达夫到达新加坡之后,曾写出大批激励抗战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政论。他在新加坡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便是政论《估敌》,刊于1939年元旦《星洲日报》。文中不仅揭露了日军强暴行径和侵略野心,更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分析抗战形势,表达自己对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必成必胜的信念”,要求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救亡的决策。以后,在他所编的各种副刊上,又不断发表政评,痛斥汪精卫“上伪京去组成了出卖党国、出卖民族子孙的伪府”,号召同胞“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加强抗战的决心”。他指出:“楚虽三户,足以亡秦,众只一旅,卒难兴夏。我们只教万众一心,坚持到底,最后胜利,自然指日可待”。从1939年到1941年的三年时间内,他在新加坡所发表的有关抗战的政论时评,共达一百多篇,是研究他后期思想和写作特点的重要材料。

郁达夫还经常利用他的副刊园地,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通过“五四”新文学和抗争文艺的介绍来开拓马华(马来西亚华人)文艺。如在他所编的《晨星》副刊上,不时介绍国内文化界的来函来稿和活动情况,遇有国内较好的抗战文艺作品立即转载,对一些宣传抗日和筹赈经费的演出、画展等,都竭力推荐与鼓励。1939年10月,当鲁迅逝世三周年时,他在《晨星》副刊上组织了《纪念鲁迅专刊》,亲自撰写纪念和回忆鲁迅的文章,发表演讲,介绍对恶势力“死不妥协”和“韧性战斗”的精神。

为了繁荣和活跃马华文艺创作,郁达夫于1941年7月,和《总汇新报》联合发起《马来西亚的一日》的创作活动,要求马来西亚各地的文艺爱好者,不分阶层与职业,不分性别,把他们在8月15日这一天各人认为最有意义的思想、行动,以及环境、观察等,写出来投寄两报。接着又进一步倡议全马来西亚各报馆和文化机关,都来集稿和刊登。这一活动的开展,受到各方人士的热烈欢迎与大力支持,投稿者非常踊跃,其中较好的作品,都在《晨星》副刊和《文汇》副刊中陆续刊出。原有编和印单行本的计划,后因太平洋战争发生而没有实现。

郁达夫对马华文学青年,十分关怀,常指导他们读书、写作,勉励他们大胆创作,甚至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都给予热情帮助,使这些青年受到极大的鼓舞。如他发现擅长写新诗和散文的冯蕉衣后,就不厌其烦地多次当面指导和为他改稿;大力推荐青年作者温梓川的短篇小说集《美丽的慌》,称赞温梓川“可以成为马来西亚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有希望的一位南岛的作者”。郁达夫在新加坡的三年期间,除了促使马华文艺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外,对推动马华文艺的发展,也作出了不少贡献。

(1)下列对本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本文写郁达夫在南洋从事文学和抗日活动中多方面的大大小小的事,使我们从中看出了他的伟大之处。

B.郁达夫痛斥汪精卫“上伪京去组成了出卖党国、出卖民族子孙的伪府”,是对敌人运用政治手腕的回应。

C.“楚虽三户,足以亡秦,众只一旅,卒难兴夏”,这里暗含对中国懦弱无能的统治者不抱太大希望的意思。

D.《岁朝新语》这样的报告文学,于那些对抗战胜利抱有悲观主义情绪的人应该起到振奋精神的作用。

E.郁达夫针对文学青年的思想状态,亲自撰写文章,介绍鲁迅对恶势力“死不妥协”和“韧性战斗”的精神。

(2)郁达夫在南洋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请概括说明。(6分)

(3)在培育马来西亚文化青年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6分)

(4)从这部分传记来看,传主既有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活动,也有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活动,这两者为什么能够很好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1)AD

(2)①写出大批激励抗日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政论。②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开拓马华文艺。③利用副刊物来介绍抗战文艺,转载国内抗战文艺作品,推荐宣传抗日和筹备经费的演出、画展等。

(3)采取的措施有:①指导文学青年读书、写作。②鼓励他们大胆创作。③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都给予热情的帮助。起到的作用:①使文学青年受到极大的鼓舞。②促使马华文艺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③推动马华文艺的发展。

(4)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活动和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活动,两者能够很好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是因为二者的目的相同,两者的动力都来自传主的爱国热情。传主作为文学家的活动,如“利用他的副刊园地,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通过‘五四’新文学和抗战文艺的介绍来开拓马华文艺”,是为了使祖国的文化在祖国战乱时期在异国他乡得到发展。这些活动都出自他的爱国热情。他作为抗日战士的活动,如他发表政论(敌),在文中“不仅揭露了日军的强暴行径和侵略野心,更从政治、军事各方面分析抗战形势,表达自己对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抗战必胜的信念’,要求广大侨胞支持抗日救亡的决策”,更是出于他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传记的内容和技巧。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排查。B“是对敌人运用政治手段的回应”错,C并未含那个意思。E原文中看不出是“针对文学青年的思想状态。回答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先审清题干“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的要求,后把备选项与文本内容逐项比对,防止发生史实表述错误、分析感知不当等错误,在此基础上判断对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郁达夫在南洋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哪些贡献”,这是筛选信息的条件。第三节的开头说到“曾写出大批激励抗战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政论”,第四节的开头说到“郁达夫还经常利用他的副刊园地,沟通国内和新马的文化联系,通过‘五四’新文学和抗争文艺的介绍来开拓马华(马来西亚华人)文艺”“介绍国内文化界的来函来稿和活动情况,遇有国内较好的抗战文艺作品立即转载,对一些宣传抗日和筹赈经费的演出、画展等,都竭力推荐与鼓励”。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题目的具体要求,自己归纳,提取精要。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在培育马来西亚文化青年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本题的有效信息集中在最后一段,“郁达夫对马华文学青年,十分关怀,常指导他们读书、写作,勉励他们大胆创作,甚至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都给予热情帮助”,这是措施;“使这些青年受到极大的鼓舞”“除了促使马华文艺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外,对推动马华文艺的发展,也作出了不少贡献”,这是作用。解答时,要锁定答题区间,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我们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题目的具体要求,自己归纳,提取精要。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从这部分传记来看,传主既有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活动,也有作为一个抗日战士的活动,这两者为什么能够很好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这里应抓住二者之间的衔接点进行作答,主要是目的、出发点、动力。解答本题要抓住文章中心,结合文本,逐段分析概括,全面加以探究。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某学生将7%的尿素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叶表皮上,观察到植
某学生将7%的尿素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叶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找不到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温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一个物体吸收
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
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面四幅
如图1所示,在物体运动的图线中,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如图1所示,在物体运动的图线中,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的是        (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甲酸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物中
 (  )9At the end of last month, ten primary schools ______ with the help of Pr
 (  )9At the end of last month, ten primary schools ______ with the help of Project Hope. A. had set up B. had been set up C. set up D. were set up
设为平面上四点,,则            A.点在线段上    
设为平面上四点,,则            A.点在线段上                B.点在线段上     C.点在线段上                D.四点共线
 Nobody wants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boymoney.A .suspected of having stolen
 Nobody wants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boymoney.A .suspected of having stolen       B. suspecting to stealC. suspected having stolen       D. suspecting to have stolen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