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诗中的理趣

客观而论,宋诗胜于唐诗之处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大量“有理趣”的哲理诗是宋诗的一大成就。宋王安石、苏轼时代,诗含哲理渐成风气,诗歌“尚理”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苏轼可谓是宋代“理趣”诗的集大成者,其中最成功之作莫过于《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陈衍说:“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题西林壁》表面上是写庐山,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提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真相,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客观地不带成见地作全方位的历史的反复观察,深入研究。这也是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基本思想。这两句诗是近乎明白说理的议论,但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没有脱离游庐山的内容,而与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所以它具有情韵,能够使读者在从思想上受到启迪的同时,仍然感到它那丰饶的诗意是多么的耐人咀嚼、品味。应当说,这是宋人诗中理趣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宋代“理趣”诗更多的是哲理、意象、情感、议论这四个要素的结合体。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对于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都以意象与议论结合的方式表达于深含情感的哲理诗中。至此,文言理,诗言情这种机械性的划分被打破了,唐诗言情,宋诗言理这种抑此扬彼的绝对批评也不攻自破。宋诗以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就构成了所谓的“理趣”,这个“理”绝非抽象的“玄理”,也不同于封建礼教的“理”,而是从一般的社会生活中概括出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生活真理。

认识宋诗的“理趣”,决不能忽视当时的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氛围给予诗歌创造的影响。宋代社会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长时期、较大程度的缓和,朝廷内部也存在着交相起伏的派别之争。宋太祖即位后,“杯酒释兵权”,采取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对社会现实颇为重视,对国计民生颇为关切,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宋代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可以说,宋代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文人们通过各种题材、各种手段大发宏论,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宋代文人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也保持了比较平静的心态。前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仕、隐两种,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两者是不可兼容的。而宋代文人却做到了仕与隐的矛盾统一。一方面,他们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他们保留了心性的自由,“与宋代建构起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本体,从而建构人生终极依据的文化精神内核相对照,唐代文化则缺少这一鲜明的精神内核,体现为驳杂而非宋代的融会贯通,精纯。”宋代文人学识都比较渊博,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深的学术见解,对事物的认识独到而深刻。他们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均可以成为其审美的对象,正如苏轼所说“凡物皆有可观”,正是处于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诗人却匠心独运地提炼出许多人们有所感悟却未曾言道的人生哲理。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可以说,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

                                             

1.下列诗句不含理趣的一项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C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D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诗意境深刻,取材扩大, 创作技巧有了进步,在艺术上超过了唐诗。

B.《题西林壁》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将说理和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

C.把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结合在一起,是理趣诗的重要特征。

D.宋代哲理诗的兴起与宋太祖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宋人比较平静的心态密切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擅长言情,宋诗擅长说理,所以宋代很少言情诗。

B.唐代缺少有理趣的诗,是因为唐人的学识、文化素养、学术见解比不上宋人。

C.仕和隐本是两种不相容的人生态度,但宋代文人将二者统一了起来,既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又保留了心性的自由。

D.宋人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提炼出许多人生哲理,足见平凡的生活才是哲理诗创作的源泉。

答案

1.B       

2.A(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是宋诗胜于唐诗之处,不能说明宋诗超过唐诗。)       

3.C        

相关题目

 “It is hard work                gift that matters when you a
 “It is hard work                gift that matters when you are doing such kind of a job,” our manager lectured to us on the first day.        A. other than      B. mo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s,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making
    is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s, talk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making progress.          A.It        B.As       C.Which         D.What
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
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
下图为“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
下图为“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A.1级     B.2级     C.3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是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
Maybe you have been to many countries , but nowhere else         such a
Maybe you have been to many countries , but nowhere else         such a beautiful palace . A.can you find            B.you could find         C.you can find       
Einstein liked Bose’s paper so much that he _____ his own work and translated
Einstein liked Bose’s paper so much that he _____ his own work and translated it into German. A. gave off    B. turned down    C. took over    D, set aside
阅读短文,回答1—5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阅读短文,回答1—5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