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氮肥,工业上利用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一种氮肥,工业上利用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1)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合成尿素,其反应分为如下两步:
若按如图物质的状态,反应i生成1mol氨基甲酸铵放出能量为272 kJ,而1mol氨基甲酸铵分解需吸收138 kJ的能量。
①写出CO2(g)与NH3(l)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某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的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恒定为3mol,以不同的
氨碳比充入体系进行反应,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变化如图1。图2为n(NH3)/n(CO2)=4时,测得各组分物质的量的变化。


图1
图2
①观察图2判断合成尿素
总反应的快慢由反应 (填“ⅰ”或“ⅱ”)决定。
②若起始温度相同,反应改为在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Ki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不变)。
③若图1中a、b线分别表示反应物转化率的变化,c线表示平衡体系中尿素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则图中表示NH3转化率的曲线是 (填a或b)线;M点对应的y值= 。
④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能同时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尿素产率的是( )
A.通入氦气 B.缩小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除去体系中的水蒸气
(3)CO2是合成尿素的原料。
①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方法,可实现水泥生产时CO2零排放,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电解质为熔融碳酸钠。电解反应在温度小于900℃时碳酸钙先分解为CaO和CO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25℃,右图是CO2水溶液中含碳元素成分微粒的含量随pH变化曲线。求该温度
下碳酸二级电离常数K2= 。
【答案】
(1)①2NH3(g)+CO(g)
CO(NH2)2(s)+H2O(l) ΔH= -134 kJ/mol
②([NH3]·[CO]) -1
(2)①ⅱ ②减小 ③ b ; 36.4 ④B
(3)① 2CO32--4e-=2CO2↑+O2↑
②1×10-10.2
【解析】
(1)①题目所给的反应流程中物质状态和数据,可知2mol氨气与1molCO完全反应生成最后产物放出能量为(272-138)kJ。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g)
CO(NH2)2(s)+H2O(l) ΔH= -134 kJ/mol。
②因为生成物为纯液体和纯固体,所以K=([NH3]·[CO]) -1。
(2)①分析图2可知在10几分钟时NH3和CO2浓度不再变化,其他物质还在变化,说明反应ii更慢,所以决定总反应的速率。
②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起始温度相同,在绝热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温度上升,平衡逆移,K减小。
③因为NH3和CO2物质的量总和不变,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以提高其他反应物转化率,由此可知随着n(NH3)/n(CO2)增大,NH3转化率减小,图中b为NH3转化率。由图上可知NH3转化率为80%,计算可知,平衡时NH3、CO2、CO(NH2)2、H2O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4mol、0.8mol、0.8mol,则CO(NH2)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8mol/2.2mol=36.4%。
④从平衡移动和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思考,A恒容时通入氦气不影响速率和平衡;B缩小体积可以加快速率促使平衡向右移动;C加入催化剂只影响平衡; D
除去体系中的水蒸气减小反应速率,但平衡向右移动。所以选B。
(3)①由图分析可知高温下CaCO3分解生成CaO、CO2,CO2参与阴极反应生成C,熔融的碳酸钠电解质电离出的CO32-离子在阴极上得电子产生O2,电极反应式为2CO32--4e-=2CO2↑+O2↑。
②碳酸的Ka2=[CO32-][H+]/[HCO3-],当[CO32-]=[HCO3-]时,Ka2=[H+],由图上曲线可知交点b为[CO32-]=[HCO3-]可用于求K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