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庄重,力学,举进士。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唐介与同乡里,称其名上官,交章论荐。调黟令,奸民汪氏富而狠,横里中 因事抵法,群吏罗拜曰:“汪族败前令不少,今不舍,后当贻患。”侁怒,立杖之,恶类屏迹。

通判绵州。绵处蜀左,吏狃贪成风,至卒伍供薪炭、刍豆,鬻果蔬多取赢直。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效之。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往治,数日,空其狱。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助役法”行,诏诸路各定所役缗钱,利州转运使李瑜定四十万。侁争之曰:“利州民贫地瘠,半此可矣。”瑜不从。时诸路役钱皆未就,神宗是侁议,谕司农曾布使颁以为。因黜瑜,而升侁副使。部民不请青苗钱,安石遣吏廉按,且优不散之故。侁曰:“青苗之法,愿取则与,民自不愿,岂能强之哉!”

周永懿守利州,贪虐不法。前使者畏凶,莫敢问,侁捕械于狱,流之衡湘。二税输绢绵,侁奏听民畸零纳直。其后有李元辅者,辄变而多取之,父老流涕曰:“老运使之法,何可改?”盖侁之侄师中亦居是职,故称“老”以别之。徒京东西路。河决澶渊,议欲勿塞,侁言:“东州汇泽惟两泺,夏秋雨淫,犹溢而害,若纵大河注其中,民为鱼矣。”作《议河书》上之,神宗嘉纳。时王安石、吕惠卿当路,正人多不容。侁曰:“吾有荐举之权,当路非贤,耻也。”故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

元丰二年召对,命知扬州。苏轼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道扬。侁往见,台吏不许通。或曰:“公与轼相知久,所往来书文,宜焚之勿留,不然,且获罪。”侁曰:“欺君负友,吾不忍为,忠义分谴,则所愿也。”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御史台。

哲宗立,念东国困役,吴居厚掊敛虐害,之,复以侁使京东。司马光言于朝曰:“以侁之贤,不宜使居外。顾齐鲁之区,凋敝已甚,须优往救之,安得如百辈,布列天下乎?”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

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居无何,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宋史·鲜于侁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卒伍供薪炭、刍豆    课:征收。

B.谕司农曾布使颁以为    式:标准。

C.且侁不散之故          诘:调查。

D.吴居厚掊敛虐害,之    窜:放逐。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称其名上官          念东国困

B.议欲勿塞            当路非贤,耻也

C.前使者畏凶          所往来书文

D.侁奏听民畸零纳直    忠义分谴

16.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鲜于侁秉公执法和心系百姓的一组是

A.立杖之,恶类屏迹           郡守以下效之

B.青苗之法,愿取则与         利州民贫地瘠,半此可矣

C.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       优奏听民以畸零纳直

D.侁捕械于狱,流之衡湘       作《议河书》上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黟县奸民汪氏横行乡里,犯法当究,下属官吏心存畏惧,劝说鲜于侁释放汪氏,鲜于侁当即惩处汪氏,取得了以儆效尤的效果。

B.神宗施行“助役法”,李瑜好大喜功,不顾民情,最终因没有完成预定目标而被贬黜;鲜于侁立足实情,心系民生,得到神宗的肯定。

C.黄河在澶渊决口,有人认为可以弃置不管,鲜于侁说明放纵黄河水的危害,并且上书陈奏,神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苏轼因事获罪,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交往,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有人劝说他烧掉往来的书信,他坚持立场,最终受到牵连。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侁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辞恳实。

(2)万年令不任职,系囚累百,府使往治,数日,空其狱。

3)安得如侁百辈,布列天下乎?

答案

14.C

15.B

16.D

17.D

18.(1)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     (2)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押的囚犯积压过百,官府让(鲜于侁)前去处理,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

(3)怎样才能得到一百个像鲜于侁这样的人,分布在天下呢?

【解析】

1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诘”是“责问”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虚词用法,逐项分析、判断。文言一词多义用法的辩析,首先要考虑具体语境;其次要联系学过的例句体会用法;第三,在平时学习中要归纳整理,才能熟练迁移运用。B都是连词,表转折。A①介词,向;②介词,被。C①人称代词,他的;②指示代词,那些。D①介词,用;②介词,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 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 ,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A“郡守以下效之”表明鲜于侁率先垂范的影响和结果。B“青苗之法,愿取则与”属于鲜于侁辩解托辞。C“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表明鲜于优不畏权臣,举荐贤才。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鲜于侁特地从扬州去看望他”与文意不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推”“条”“恳”; (2) “任”“系”“空”;(3) “安”“辈”“布”。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性情庄重,刻苦学习,考中进士。庆历年间,天下大旱,皇上下诏征求直言。鲜于侁推究灾变形成的原因,又分条陈述当世的失误有四个方面,他的话恳切符合实际。唐介和他是同乡,在上级官吏前称赞他,接连上书推荐他。调任黟县令,奸民汪氏富有而狠毒,横行乡里,因事犯法,官吏们都来拜见说:“汪氏家族败坏了不少前任的县令,现在不放了他,会给以后留下祸患。”鲜于侁发怒,立刻杖打他,恶人都隐没了踪迹。

后任绵州通判。绵州在蜀州的左边,官吏因袭旧风贪污成风,甚至要士卒供给他们木炭、草豆,卖水果蔬菜多收取余利。鲜于侁一切都不拿取,知州以下的官吏都效法。万年县令不能胜任职责,拘押的囚犯积压过百,官府让他前去处理,几天之后,使监狱一空。任利州路转运判官。“助役法”实行,下诏各路分别定出助役缗钱数额。利州转运使李瑜定了四十万。鲜于侁争论说:“利州百姓贫困土地贫瘠,有这一半就行了。”李瑜不听。当时各路所确定的役钱都没有完成,神宗肯定鲜于侁的意见,告诉司农曾布让他颁布下去作为标准。因此贬黜李瑜,提升鲜于侁任副使。所属百姓不要青苗钱,王安石派官吏查访处理,并且责问鲜于侁不发青苗钱的缘故。鲜于侁说:“青苗法规定,愿意借的就借,百姓不愿借,怎能强迫!”

周永懿守利州,贪婪暴虐不守法纪。前任使臣害怕他的凶恶,不敢追究他,鲜于侁把他捉到狱中,流放到衡湘。二税要交纳绢和丝绵,鲜于侁奏请听任百姓用零星绢绵交纳绢税。后来有一叫李元辅的人,总是变着法多收取,父老们流泪说:“老运使立下的规矩,怎么能改变呢?”鲜于侁的侄子鲜于师中也任这个职务,所以称他“老”来区别。调到京东西路,黄河在澶渊决口,但有朝臣议论想不堵塞,鲜于侁说:“东部州汇聚水的仅有两个水滩,夏秋季雨水过多,尚且溢出造成危害,如果放纵大河水入,百姓就成为鱼了。”作《议河书》呈上,神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王安石、吕惠卿当政,正直的人大多不被容纳。鲜于侁说:“我有荐举的权力,但当朝者不是贤才,我感到羞耻。”凡他所举荐的人,都是正直不合时宜的人。

元丰二年,召他入对,任命他知扬州。苏轼从湖州入狱,亲戚朋友都和他断绝交往,路过扬州。鲜于侁前去见他,台吏不让他见。有人说:“你和苏轼相知很久,那些往来的书信,应该烧掉不要留下,否则将会获罪。”鲜于侁说:“欺骗君主辜负朋友,我不忍心这样做,因为忠义分担谴责,是我所愿。”被举吏所牵累,罢为西京御史台主管。

哲宗即位,想到东部地区被役法所困,吴居厚聚敛残害百姓,放逐了他,又让鲜于侁出使京东。司马光在朝廷上说:“以鲜于侁的贤才,不该让他居于外任。看看齐鲁地区,已经非常凋敝,需要鲜于侁去救助,怎样才能得到一百个像鲜于侁这样的人,分布在天下呢?”士人百姓听说他又来了,像见到慈父慈母一样。

授官做集贤殿修撰,知陈州。不久,去世,年六十九岁。

相关题目

如图5(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
如图5(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时,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R1的电流的变化
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判断的形状;(2)设向
中,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判断的形状;(2)设向量,,且,,求. 
欲测电阻R的阻值,现有几个标准电阻、一个电池和一只未经
欲测电阻R的阻值,现有几个标准电阻、一个电池和一只未经标定的电流计,连成如图3-3-13所示的电路.第一次与电流计并联的电阻r为50.00 Ω,电流计的示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用它作为自己建立政权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用它作为自己建立政权的指导思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英国宪章运动               
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军事、外交是联邦专有权,教育和治安
根据1787年宪法规定,军事、外交是联邦专有权,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这就(    ) A、 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若AD=4,AE=5,BC=12,则△ADE的
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若AD=4,AE=5,BC=12,则△ADE的周长 是………………………………………………(    ) (A)7.5          (B)30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         B.硫酸溶液         C.蔗糖溶液          D.固体氯化钠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