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常用锌粒跟稀硫酸起反应而制得的氢气,含有水蒸气等杂质

在实验室常用锌粒跟稀硫酸起反应而制得的氢气,含有水蒸气等杂质;被干燥后,经催化剂的作用,再跟干燥的氮气起反应,生成氨气。

(1)根据上述要求,小强同学尝试安装了以下装置。

试填空:

①请指出上述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箭头所标试剂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再简答下列问题:

(2)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跟锌起反应来制取氢气?

(3)为什么不能用铜跟稀硫酸起反应来制取氢气?

(4)干燥的氢气里可能混有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杂质。把这种氢气顺次通过硝酸铅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每种溶液能除去什么杂质?

(5)怎样检验生成的氨气?

答案

(1)①装置Ⅰ的长颈漏斗下端尖嘴未插入酸液内  装置Ⅱ洗瓶长、短导管反向连接

②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氢气、氮气混合加热制备氨气

③a.浓硫酸  b.氮气  c.铁粉  d.氨气、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

(2)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跟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3)因为铜不活泼,不能从稀硫酸中置换氢

(4)硝酸铅溶液能除去硫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5)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答闻气味,或跟盐酸生成白烟等)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操作能力及试剂的选取原理,题解较为简单。第(4)用硝酸铅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除杂质,硝酸铅只与H2S反应生成PbS沉淀,NaOH溶液除去SO2、CO2等酸性气体。

相关题目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先告上了法庭
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结两点间的线段叫
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结两点间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B.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已知A是双曲线的左顶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已知A是双曲线的左顶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G是△PF1F2的重心,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已知,则=(   ) A.          B.         C.    
已知,则=(   ) A.          B.         C.              D.
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
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黄河流域        B.珠江流域          C.黑龙江流域       D.长江流域
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是(  
波斯湾海上的唯一出口,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是(   )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
王老师去省城参加新课标研讨会,共用去4天时间,已知这4天
王老师去省城参加新课标研讨会,共用去4天时间,已知这4天日期的和为38,王老师是______号返回的.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 红褐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