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儒家经典《论语》里“仁”就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儒家经典《论语》里“仁”就出现了109次,说明其重要性。这109次是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回应何为.仁的问题,简单的解释是爱人,深入的解释是孔子回答颜渊问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匆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认为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仁的最佳典范.原因在于他有丰富的精神办量。颜渊“不迁怒不贰过”,怒的对象离开后他就不怒了;他犯了错,绝对不再犯。更重要的,颜渊“三月不违仁’’。在儒家看来,仁就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孟子说“仁者人也”,真正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 。儒家传统对人的理解不采取定义的方式,不是理性的动物,不是会用工具的动物,或说有语言能力的动物,而是孟子所言的四端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理由。颜渊能够在三个月之内体现人的最光辉的价值,体现“仁”的恻隐之情,其他学生可能维持一个月,普通人大概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不过,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体现仁的光辉,也就是同情心的显露,良知的发现。孔子认为,这种同情心并非随时随地都能充分体现,因为我们不是现实的圣人,更不是慈悲化身的佛。但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可以体现,所以儒家的基本精神就是学做人,这是永恒的过程,是和其他的动物最大的不同。因为这是内在的体现,孔子讲“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古之学者为己”,学习的初衰应该是为了自己,非父母、社会、国家、世界,就是为培养、训练自己的人格。但为己的“己”,在儒家里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绝缘的个体,而是一个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从中心点来讲是人的尊严、独立性;从关系网络来看,就是人的社会性。儒家的社会性.基于主体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建构在主体的.必要性之上。“克己复礼为仁”,克已复礼。是两面,一是能够转化或者说超越自己;二是能回到礼——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的世界,这两面合起来是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只要一个人一日克己复礼以后,天下就朝着回归仁的方向走。只要任何一个人能体仁,天下的仁就多一些;只要一个人不行仁,天下的仁就少一些。任何一个人都有能表现人性光辉的.权利和义务,,所有人的人性光辉都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努力而发扬。

所以从儒家来讲,政治目标很直接很现实但也有深刻的哲理:为社会安排一个安全、生活过得去的环境,然后让大家发挥道德潜力,立己立人,既成全自己又服务社会。这样看来,“仁”所代表的作为人性的光辉,是内在价值,只要“要”就可以得到,外在的价值的“要”,需要很多自己不能掌握的条件才能得到,但仁的“要”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节选自杜维明《“仁”的民族认同和世界意义》)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并且书中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仁的问题,都是为了证明仁的重要性。

B.仁的含义,可以说是爱人或克己复礼,其具体内涵及做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C.孔子认为颜渊堪称是体现仁的最佳典范,因为他“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具有丰富的精神力量。

D.仁是人性光辉的体现,人人皆有孟子所言的四端之心,真正的人是有仁德的人,所以孟子认为“仁者人也”。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学说认为每个人都能够体现人性的光辉,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和良知,但未必时时刻刻都能体现出来。

B.在儒家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人的尊严和独立性,但不是孤立绝缘的个体,还具有社会性,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

C.从“古之学者为己”这句话可以看出,儒家认为我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社会、国家和世界。   

D.“克已复礼为仁”具体阐述了什么是仁,包括两面,一是能够转化或者说超越自己;二是能回到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的世界。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因为我们每个人不是现实的圣人,更不是慈悲化身的佛,所以要学做圣人,即“欲仁”,就要培养、训练自己的人格。

B.在儒家思想中,人的社会性基于主体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建构在主体的必要性之上,由此可见个人主体性的重要性。

C.“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话就体现了儒家的社会性和主体性的关系,社会必须以主体性为基础才得以实现。

D.儒家看来,“仁”|是内在价值,只要想追求就可以得到,没有追求外在的价值艰难,我们只要想追求“仁”,“期仁至矣”。

答案

【答案】

5.A

6.C

7.A

【解析】

5.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文章的第一段是“为了表明仁的重要性”,不是“证明”重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选项C对应的原文“学习的初衰应该是为了自己,非父母、社会、国家、世界,就是为培养、训练自己的人格”,选项“儒家认为我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表述过于绝对,混淆逻辑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选项A“所以要学做圣人”,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或强拉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Question: My 14-year-old son is very disrespectful to my husband and me, and we
Question: My 14-year-old son is very disrespectful to my husband and me, and we don’t know what to do about it. We tell him to get home before dark, but he is often late, and then we wait, worry and
人们的生产活动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等,其结果是     
人们的生产活动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等,其结果是                     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有利
在北京市地铁价格调整方案听证会上,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
在北京市地铁价格调整方案听证会上,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24名听证会代表全部赞成对地铁票价进行调整。这一听证会的召开 A.体现了参与民
2009年10月29日中国成功研制出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__,使中
2009年10月29日中国成功研制出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__,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出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A.银河一号 B.天河
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
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当BD平行于平面EFGH时,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E、F、G、H一定是各边的中点B.G、H一定是CD
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
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读江苏和宁夏两省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联系所学知识
读江苏和宁夏两省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省(自治区)人均 用水量 (m3/人  年)人均生活 用水量 (m3/人  年)人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食品企业一个月内被消费者投诉的次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食品企业一个月内被消费者投诉的次数用表示,椐统计,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0123p0.10.32aa (Ⅰ)求a的值和的数学期望;(Ⅱ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