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  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拥有倾听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善于倾听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


解析:

选中话题作文的形式,不仅是为了充分体现考生再现思维的个性化特点,让更多的考生能够在试题所界定的话题范围之内尽情的展现自己,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前面已经阐述。

命题者在命题时并没有给考生设置审题难度,为确保每一个考生都能准确地审题,还提供了大量的提示语,无疑又给考生减轻了审题的难度。那么针对这一话题,我们的考生还应在写作时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准确审清题意。尽管“倾听”这一话题不具备审题的难度,再加上题目前还有那么一大段提示语,但是我们的考生还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倾听”与“倾诉”还是有区别的,不少考生把“倾听”写成“倾诉”;二是“倾听”是双方的,不应当只注意到上对下,平辈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倾听”;三是一定要在作文中出现“听”的内容,不管它在接受“听”时的形式如何。如果偏离了以上三点内容,将会直接导致考生在审题这一环节上出现问题。

2.突出情感体验。我们说通常意义上的“倾听”是从人的听觉上去表现的,但是真正出彩的文章并不是从听觉上去表现的,倒是那些真正体现考生情感的文章成了考场上的一大亮点,考生把自己“听”到的跟自己的思维、体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非常到位。

3.选准倾听对象 “倾听”作为一个动词,它后面必须要带一个名词,不管这个名词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那么这个对象的选取,就可能就是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一类文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砝码。不少考生对“倾听”对象的选取,不假思索,随手拈来,把一些根本没有品位的“倾听”对象搬到作文中来,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相反,倒是那些无形的对象,有意识的对象作为“倾听”的对象,更为精彩,比如《幽谷天籁》、《笛声悠悠》、《大唐的声音》等文题即显得非常的大气。

4.拟出一个好题 作为一个话题作文,拟一个好的题目实在是能为考场作文增色不少,比如像上文我们所举到的三个题目就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像《幽谷天籁》、《笛声悠悠》、《神曲》、《耳边钻石》、《怎一个“听”字了得》这类文题就给人以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我们的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题目,怎能不为之而称道呢!

5.立意形式创新 要想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首先得必须赢得阅卷老师的眼球,为能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要尽可能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不仅在文章的立意、构思上独出心裁,做到立意高远,更重要的是要在作文形式上新颖别致,避免平铺直叙。“倾听”不仅可以用耳,还可以用眼、用心;“倾听”的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心灵的感悟;“倾听”的不仅仅可以是动人心弦的优美旋律,更可以是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图画;作文形式上的创新成为不少的考场作文脱颖而出的重要标志。因此无论是立意还是形式都应当有所突破。

相关题目

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
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
某补铁剂中含+2、+3价铁元素,欲用比色法测定其中铁元素
某补铁剂中含+2、+3价铁元素,欲用比色法测定其中铁元素的含量,应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后,再与标准比色液对比,应加入的试剂是( ) A.足量KMn
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和运
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和运动员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N・s2/m2,运
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
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 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2011湖南邵阳,22,8分)为庆祝建党90周年,某学校欲按如
(2011湖南邵阳,22,8分)为庆祝建党90周年,某学校欲按如下规则组建一个学生合唱团参加我市的唱红歌比赛。规则一:合唱团的总人数不得少于50人,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思想,实质上反映了           (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资产阶级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
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其重要
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       ②    ③    ④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B.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