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要求:(1)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2)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宿构或抄袭。

 

答案

 

这一材料作文题在叙述尼采从半高处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后,用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可以立意为: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份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也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理由,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还可立意为: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相关题目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地面的D.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V形;平面
玉米种子内贮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玉米种子堆积贮
玉米种子内贮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的玉米种子堆积贮存久了会散发热量。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玉米种子的哪一结构完成的?A.细胞膜 细胞质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__________。
《海底两万里》作者是__________。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                              B.执政党发生了变化     C.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
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                            B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颓唐     
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颓唐      亵读     因地制宜      草长鹰飞 B、篷蒿      延绵     相得益章      月明
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若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