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材料四  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扬州等城市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材料五  唐朝王建有诗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夜看扬州市》)

唐代李绅有诗曰:“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宿扬州》)

材料六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工商业城市分布区域发生的变化。

(3)唐朝后期,扬州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扬州繁华的表现。

(4)材料六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

(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发展的结果;交通要道人口聚集的结果。(3分)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向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发展。(2分)

(3)表现:成为商业大都会;手工业发达;外商云集;水运发达;夜市繁华。(3分任答三点)

(4)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2分答两点即可)

(5)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相关题目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狄 青①狄青在泾原,常以寡当众。密令军中闻钲②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声止即
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
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密度减小 B.气体的冲力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    
请你说出几处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并谈谈如何开发和保护这
请你说出几处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并谈谈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传统聚落中的民居?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猕猴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猕猴     C、猩猩     D、森林古猿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甲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甲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图乙中(    ) A.①线绘制的                B.②线绘制的       C.③线绘制
如图,坐标纸上的每个单元格的边长为1, 由下往上的六个
如图,坐标纸上的每个单元格的边长为1, 由下往上的六个点:1,2,3,4,5,6的横纵坐标分别对应数列(n∈Z*)的前12项,如下表所示: 按如此规律下去,则
13
13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