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材料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善皆本者

(1)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3)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简述促进这些新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10)

 (3)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5)

 (4)材料五黄宗的观念相比于材料四的观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简单评价黄宗的这一观念.6分)

答案

 (1)不同。(1分)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1分)

 影响:起阻碍作用。(1分)

(2)现象: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3分)

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有利因: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国内市场的扩大等; 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一条鞭法的实施。5分)

(3)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1分)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2)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

(4)黄宗认为工商为本。(2)

评价: 黄宗薯的观点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代表了新兴市民当时社会发展的进步观点。4分)

相关题目

下述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下述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铝箔上少量的氧化膜将铝箔放入 NaOH 溶液中洗涤 B排水法收集 KMnO4 分解产生的 O2先熄
村庄的语言 许锋 (1)很多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村庄的语言 许锋 (1)很多人一生都在做一件事,离开村庄。这话似乎有些偏颇,但若是把“村庄”改成“城市”,这话就有些失去理智了。 (2)其实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③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④促进了
下列关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国内市场扩
下列关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
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铁能
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②等腰三角形至少有1条对称轴,至多有3条对称轴;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
已知氧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原子结示意图
已知氧元素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原子结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KCl、MgCl2、
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NaOH、KCl、MgCl2、CuSO4          B.AgNO3、稀HNO3、稀HCl、CaCl2     C.Na2SO4、BaCl2、KNO3、NaCl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