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步 (宋) 周 密 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

野 步

() 周 密

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 赵 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                                           形象。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诗描摹了一幅春日郊外麦浪葱葱、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

B.周诗中的“翠”字描绘出麦色,充满了浓郁的春天的气息。“噪”写出蛙声一片让人感到烦躁不安。

C.赵诗中“峭寒催换木棉裘”,寥寥数字,勾勒出了较长一段时间里诗人的心理状态。“催”者,催促,催逼,仿佛料峭秋寒正不停地催促诗人换上棉袄。

D.两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答案

(1)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依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简言之:蝴蝶沉醉花丛,人陶醉于美景);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表现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

3B

相关题目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
对人体完成某一动作(如屈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对人体完成某一动作(如屈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必须有肌肉收缩                                        B.必须有
2.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古
2.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一直争论不休,仍然没有结果。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古诗文中有许多感叹时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古诗文中有许多感叹时光易逝的名句,比如屈原《离骚》中的“汩余若将不及兮,         ”,“日月忽其不淹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导线中有电流产生,且乙电极发生的反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导线中有电流产生,且乙电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的是( ) 选项甲乙丙(溶液) ACuFeFe2(SO4)3 BFeFeCuCl2 CZnFeH2SO4 DCFeNaOH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已知分别是Cl2、H2、HBr、HC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已知分别是Cl2、H2、HBr、HCl四种气体。A、B两瓶气体混合经光照发生爆炸,A、C两瓶气体混合时,瓶壁出现橙红色液滴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
123123000000000000000000
123123000000000000000000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