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高一(4)班的同学以“环保低碳,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开

某中学高一(4)班的同学以“环保低碳,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感悟真谛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2009年 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承诺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道理?(4分)

我来参与

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得知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光明日报联合主办的“关心我们的家园——我为节能减排当哨兵”主题征文活动的消息,大家决定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2)践行“我为节能减排当哨兵”这一活动,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参与民主监?(3分)

关注自我

防止全球变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 !同学们下载了一些图片:

 


(3)如果班级准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县城希望广场搞一个宣传活动。请你协助班长拟订一个相关的主题,并指出拟定这一主题的《经济生活》依据。(5分)

答案

(1)“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中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保护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答对两点得满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4分)

(2)合法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意思相仿亦可,每点1分,共3分)

(3)主题:绿色消费,人人有责;绿色消费与节能环保等。(2分)

经济生活依据: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每点1分,共3分)

相关题目

 ----The boss expressed his satisfaction with your wonderful work.----Really? I
 ----The boss expressed his satisfaction with your wonderful work.----Really? I ____ better under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A. could do                  B. should do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
Much to our surprise, the first performance was well         .   A. acc
Much to our surprise, the first performance was well         .   A. accepted    B. received   C. accepting      D. receiving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Lucas        when his mother came back from work.    A. was cried
 Lucas        when his mother came back from work.    A. was cried          B. cried           C. is crying        D. was crying
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
明清时期,赣南地方志中频繁出现关于“盗”、“贼”的记载,官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镇压,或招抚,其最终目的都是化“贼”为“民”。从这一角度
用斜线(/)给下而画线句子断句。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
用斜线(/)给下而画线句子断句。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蒋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
已知点、、、,若,,则、所成夹角为 A.            
已知点、、、,若,,则、所成夹角为 A.                         B.                         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