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其中活性炭吸附属于 变化,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①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②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③欲使t2℃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一种);
④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填“>”、“<”、“=”).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吸附、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水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根据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的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2)①根据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②由烧杯中不同温度下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可知,硝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③通常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解答;
④根据甲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选项中的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吸附、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得到纯水;其中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变化;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①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由于在三个烧杯中只有B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因此B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C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硝酸钠.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不饱和溶液.
②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25g硝酸钠,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25g硝酸钠,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③欲使t2℃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或加溶剂;
④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t2℃降温至 t1℃时,甲析出溶质,乙由于溶解度增大而无晶体析出.降低到 t1℃时,溶解度是甲=乙,但由于乙不是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乙;
答案:
(1)蒸馏; 物理;肥皂水;
(2)①B; ②甲; ③降温或加溶剂(填一种); ④>.
【点评】本题侧难度不是很大,综合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