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1016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

【答案】: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影响: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解析】:

1)具体对华政策的转变是表面现象,实质上还是要加强侵略和控制中国;列强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既有列强自身的因素(在瓜分中国问题上由斗争到勾结),更有中国人民抗争的因素(义和团运动)。

2)可以从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和列强间在华关系等方面简析影响。

相关题目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表达式          
如图,已知=a, =b,| |=12,||=5,∠BAC=90°,则|a-b|=_____________, tan∠ACB=
如图,已知=a, =b,| |=12,||=5,∠BAC=90°,则|a-b|=_____________, tan∠ACB=____________.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品质,也自然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品质,也自然会选择那些口感细腻、安全纯净的“绿色蔬菜”。但与同类普通蔬菜相比,每公斤“绿色蔬
(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如题
(本小题满分12分,(Ⅰ)小问5分,(Ⅱ)小问7分.) 如题(19)图,在四面体中,平面平面,,,.    (Ⅰ)若,,求四面体的体积;    (Ⅱ)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子路、曾皙、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
 已知还原性:Cl-<Fe2+<H2O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2Fe3++SO2+2H2O═SO42-+4H++2Fe2+    B. I2+SO2+2H2O═H2SO4+2HI C. H2O2+2H++SO42-═SO2↑+O2↑+2
为了更好的实施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人们常常将保护对象迁
为了更好的实施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人们常常将保护对象迁移到原栖息地之外实施保护,这种保护措施称为 (    )A.就地保护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 s内沿半径是20 m的圆周运动100 m,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10 s内沿半径是20 m的圆周运动100 m,试求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1)线速度的大小;(2)角速度的大小;(3)周期的大小.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