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长得慢的树,更能成才

3岁多了,他还不会说话,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

    在学校里,他被老师和同学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他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智力迟钝”。他们毫不客气地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将来不会有出息!”校长评价道:“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面对众人的打击,自卑的他想逃学。

    父亲带他到郊外散心。父亲问:“你知道那两棵树的名字吗?”他木木地说:“不知道。”“高的叫沙巴,矮的叫冷杉,儿子,你觉得哪种更珍贵?”“应该是沙巴树吧,你看它那么高大。”“你错了!长得快,木质一定疏松;长得慢,木质坚硬才好卖钱哩!而且,贪长的树不成材,别看沙巴树初期长得疯。冷杉则不同,别看它长得慢,但它始终如一地坚持生长,活上万年都不成问题。”说着,父亲把他领到一棵冷杉面前,牵起他的手细细抚摩那树皮。那棵直插云霄的冷杉已经生长了千年,却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他仰头对父亲说:“爸爸,你是想叫我做一棵虽然长得缓慢但永远向上的冷杉树,对不对?”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他不再想逃学了。他不再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只是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一棵直冲云霄的冷杉树。”在一次工艺课上,他做出的一只小板凳被老师批评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凳子”,但他知道,那是他做得最好的一个。因为他已经重复做了三张小板凳并挑选出最好的交上去,他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虽然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讥讽,但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把那一张小板凳拿回家给父亲看。父亲和他一样高兴。因为通过这只制作粗糙的小板凳,父亲看到了儿子具有坚持向上的韧性。

    在讥讽和侮辱中,他慢慢地长大了。为了成为一棵直冲云霄的冷杉树,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视野开阔了,他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脑袋里经常充斥着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自学和补习,他才勉强考入了苏黎世综合工业大学。在大学里,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

    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他因此失业在家。他只好靠讲授物理赚取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这使他对传统学术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使他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来思考他以前想到的那些奇怪的问题。经过高度紧张而又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他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

整个社会和学术界开始对他重视起来。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被认为永远也无法成才的他,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分)

A.本篇传记开篇就极写爱因斯坦“笨”,不仅照应下文,他是一棵长得慢的树,而且为后来他成为伟大的科学巨匠形成鲜明对照。

B.父亲用冷杉与沙巴树为例,生动形象地启发、教育爱因斯坦:只要自己始终如一、坚持生长,也能像沙巴一样成材。

C.本篇传记文运用生动的故事,运用细节描写正侧面表现人物的手法来叙述人物的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增强了传记文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D.爱因斯坦做出的虽然只是粗糙的,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小板凳,但却让自己有了自信,让父亲看到他具有可贵的坚持向上的韧性,这只小板凳成为他人生的一次转折。

E.本文在叙述爱因斯坦人生故事的同时,也以他的成就辛辣地嘲讽了那些曾经嘲讽、侮辱过爱因斯坦的同学、教师甚至校长的无知和浅陋。

2)爱因斯坦为什么能从一个“笨蛋”、“笨东西”,成为一个现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最伟大的科学家巨匠?请分点阐述其中的原因。(6分)

3)“长得慢的树,更能成才”,对文中的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和认识的?(6分)

4)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行文章法上,都很有特点,请你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答案

1BE【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B项,与原文不符。 E项,作者并不嘲讽那些曾经嘲讽、侮辱过爱因斯坦的同学、教师、校长的无知和浅陋。

2)①他具有坚持向上的韧性,不在意别人的冷嘲热讽。

②他从书籍中找到寄托和精神力量,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

③他专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用心读书和做试验。

④他善于思考,头脑里总是充斥着奇奇怪怪的问题,思考着想到的奇怪的问题。

⑤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学术观点,大胆地对传统物理学进行反思。(答出其中3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区间在47段。答出4条应该不难,关键是抓住内容要点,精炼地概括。

相关题目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共两段,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默写)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下表为两个地区的人口指标。据此回答1~2题:     地区 
下表为两个地区的人口指标。据此回答1~2题: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1%    1.O%     B    2.5%    0.9% 1.如果A、B
读下图,完成(1)--(3)题。(注:图中α的角度为23°26′)(1)图
读下图,完成(1)--(3)题。(注:图中α的角度为23°26′)(1)图中所示的节气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 B.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 B.汽油挥发 C.水变成水蒸气 D.酒精燃烧
如图,半径为2的圆与直线相切于点,动点从点出发,按逆时
如图,半径为2的圆与直线相切于点,动点从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周运动一周,这,且圆夹在内的弓形的面积为,那么的图象大致是(   )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一种可能    B.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    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针对18世纪的英国市场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针对18世纪的英国市场机制究竟发挥多大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史学界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流倜傥、指挥若定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流倜傥、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               ,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