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
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
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
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
提前出现 。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
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
蝇产生了 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
满足该定律“ ”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
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
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 ,
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解释DNA
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1) 1/6 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 隐性基因不转录,
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1)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
杂交,则其F2中的黄色皱粒的基因型为1/3YYrr和2/3Yyrr,则它们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yy(2/3×1/4)×rr(1)=1/6。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以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可以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讲F1中雌果蝇测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可以肯定F1中的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但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这一基本条件
(3)由于突变存在不定向性,所以,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就说明不是突变产生的,从而否定了前面的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