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

主题: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  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

(2) 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

答案

(1)思潮:人文主义。

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欧洲启蒙运动。

(2)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 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4)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


解析:

第一问结合材料便知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人文主义”思潮,推动这种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三大事件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欧洲启蒙运动;第二问中,梁启超先生为我们归纳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三部曲,即学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学制度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思想层面的新文化运动。第三问中,袁世凯之所以没有敲开“那道门”,即指袁世凯为什么复辟帝制失败,究其根源,在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还有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动摇。我们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问中,我们也需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不仅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和谐世界的建立等。

相关题目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 (2)图
对《资政新篇》不正确的表述是(    )A.根本没有实行B
对《资政新篇》不正确的表述是(    )A.根本没有实行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C.虽不具备实施的社会条件,但符合中国近代发展方向D.内涵
单词拼写 (10分)【小题1】Some old people like to do all kinds of out
单词拼写 (10分)【小题1】Some old people like to do all kinds of outdoor _______________(活动). 【小题2】She likes helping people ________________(解决) problems. 【小题3】The
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下列说法正
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②粮食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经济作
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
一个男孩患红绿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视觉都正常,则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祖父             B、外祖父         C、
根据下列第(1)组两部著作的关系,能使第(2)组成立的一
根据下列第(1)组两部著作的关系,能使第(2)组成立的一项是() (1)《神农本草经》和《千金方》(2)《齐民要术》和《     》 A本草纲目 
数列的前项的和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什么条件?
数列的前项的和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什么条件?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
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