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凝望那道横眉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5[]

凝望那道横眉

卞毓方

20年代中期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

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镜头闪跃。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往事如海,涌动着跨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

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对于某些超凡卓绝的人物,真正了解他的,不是他的门生,不是他的亲友,也不是他的追随者、崇拜者,而是他的对手。凝望着对面墙上鲁迅先生的画像,我想到了十年前写下的这段札记。

而谁又是鲁迅先生的真正对手呢?鲁迅直接的有形的对手,固然包括上述论敌,进而言之,还包括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右派。在角斗场上血战过的,当能体会,常常是对手有多强大,逼得你也有多强大。鲁迅卓荦的文化品格和人格力量,正是在与对手的搏杀中脱颖而出。但人们一般还是误读,或者片面理解了鲁迅。鲁迅毕生仇恨最烈、用力最专、下手最辣的,却是绵亘数千年的黑暗;是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是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是在黑暗中疯狂滋生的,仇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是混沌一团的国民性……假若黑暗会说话,当会告诉你,它非常非常地痛恨鲁迅,比那些有形对手的痛恨要强过百倍、千倍!那些有形的对手,莫不祈祷鲁迅的文章速朽,以为那样一来,旧账全部勾销,怨鬼销声匿迹,世事从此归于太平。他们毕竟还算懵懂的。唯黑暗心知肚明,天下最希望鲁迅文章速朽的,不是别人,正是鲁迅自己,鲁迅文章速朽的前提,必定是光明遍布尘寰,黑暗遁入地狱,万劫不复。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A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鲁迅曾想针对别人对自己的围剿写一本《围剿集》,但由于种种原因,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

B.在作者看来,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之所以不如鲁迅的文章有光彩,是因为他们没有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也没有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 患意识。

C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在表明围剿鲁迅的人的文章内容肤浅,不具备时代光彩。

D鲁迅的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所有这些便是鲁迅的全部对手。

E.鲁迅的论敌希望鲁迅文章速朽,而鲁迅本人也同样希望自己的文章速朽,但二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该段中加点的他们指的是谁?作者在这段中着重写他们有何用意?(6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3自然段有何作用?(6分)

4)文章的结尾说鲁夫子真是何其毒也!,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案

1125分)

 1ADA2分,D3分。A项,由原文中的始终没能完成可知,等了一个花甲他才将其汇编出来表述错误。D项,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可知,论敌,以及清朝政府、北洋军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民党右派等是鲁迅的有形的对手,另外他疯还有绵亘数千年的黑暗被黑暗同化了的奴性集体无意识’”麻木怯懦的看客心理在黑暗中狂滋生的,仇的全社会排他力量混沌一团的国民性等无形的对手。)

2他们指二三十年代围剿鲁迅(咒骂鲁迅)的人。(3分)这里以他们文章的肤浅来反衬鲁迅文章的深刻和永恒。(3分)

3)首先,这段话描写了鲁迅的肖像,重点强调了鲁迅的横眉照应了文章题目。(3分)其次,引出下文对谁最了解鲁迅的论述。(3分)

4)示例:作者在这里是运用了反语的手法来评价鲁迅(3分)。这里的字,更加突出了鲁迅对社会的认识之深,对黑暗剖析的力度之大(5分)。

相关题目

如图,椭圆的左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当直
如图,椭圆的左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当直线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时,其倾斜角恰为. (Ⅰ)求该椭圆的离心率; (Ⅱ)设线段的中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Ⅱ)在中,分别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Ⅱ)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且,求的面积.
    America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the land of opportunity(机遇)by those
    America 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the land of opportunity(机遇)by those from other countries. Americans, too, believ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gives almost limitless opportunity for those who wa
20世纪20到30年代和50到70年代中国共产党分别对中国革
20世纪20到30年代和50到70年代中国共产党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过两次重大探索。这两次探索的结果怎样?这两次探索的相同点和不同
将图1所示的三角形线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
将图1所示的三角形线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的是哪一个三角形(    )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21.---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this afternoon? ---______
The use of computers has ___________ for more people to work from home. 电脑
The use of computers has ___________ for more people to work from home. 电脑的使用使人们离开家工作成为可能。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大师上课,不仅功底深,内容丰富,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