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

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人员在生物实验中碰到的有关颜色异常的问题,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A液后,又加入2 mL双缩腺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在做脂肪鉴定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到部分脂肪微粒位于花生子叶中的细胞之间,最可能原因是:              

(2)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 ②                ;③               

(3)某实验人员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各成分比例适中,取材良好,制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中,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

  ①                            ;②                                        

(4)在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组装置(包括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量相同),一组放在遮荫处,一组放在向阳处,结果后者植株首先出现褪绿现象,这说明                                                     

(5)室温下,在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2ml煮沸后冷却的唾液,再滴入1滴碘液,溶液立即变蓝色,接着加热煮沸溶液,此时蓝色褪去,并变成棕色,冷却后又变成蓝色。若排除酶的影响,上述颜色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碘液在高温下失去了使淀粉变蓝的作用;

 ②                                   ;③                                      

答案

(1)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过量  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时,部分细胞破损

   (2)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只画一次滤液细线)  ③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了层析液

   (3)①棕色的广口瓶换成无色的广口瓶   ②应放在光线较强处

   (4)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多,受到的危害重

   (5)②淀粉在高温下失去了遇碘变蓝的特性    ③常温下碘与淀粉作用产生的蓝色生成物,在高温下发生了性质变化呈现棕色

相关题目

下列词语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劲(jìn)敌   劳累(lèi)  
下列词语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劲(jìn)敌   劳累(lèi)   模(mú)具     将(jiāng)计就计 B 畜(xù)牧    辟(bì)谣    针砭(biān)   弄(nòng)虚作假 C
如图,在直径为1的圆O中,作一关于圆心对称、邻边互相垂直的
如图,在直径为1的圆O中,作一关于圆心对称、邻边互相垂直的十字形,其中y>x>0.(1)将十字形的面积表示为θ的函数;(2)θ为何值时,十字形的面积最大?最大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有关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5年天津卷文)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为预防“H1N1”甲型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
为预防“H1N1”甲型流感,同学们每天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O溶液的漂白原理与Na2O2、SO2相同B.1molCl2与足量Na
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
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