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在绵绵细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首要的本性。

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惟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

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树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争,可倚;惟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我画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种伤感的一次宣泄与加深,以致我竟不知最初缘何动笔。

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农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

最能寄情寓意的是大自然的事物。

 比如前边所说树枝的线条可以直接抒发情绪。再比如,这种种情绪还可以注入流水。无论它激扬、倾泻、奔流,还是流淌、潺缓、波澜不惊,全是一时的心绪。一泻万里如同浩荡的胸襟;骤然的狂波好像突变的心境;细碎的涟漪中夹杂着多少放不下的愁思?

还有秋天的事物。一年四季里,唯有秋天是写不尽也画不尽的。春之萌动与锐气,夏之蓬勃与繁华,冬之萧瑟与寂寥,其实也都包括在秋天里。秋天的前一半衔接着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丰饶的成熟期。故此,秋的本质是矛盾与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与短促、伤感与自足。  

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

在秋天里,我喜欢芦花。这种在荒滩野水中开放的花,是大自然开得最迟的野花。它银白的花犹如人老了的白发。它象征着大自然一轮生命的衰老吗?如果没有染发剂,人间定处处皆芦花。它生在细细的苇秆的上端,在日渐寒冽的风里不停地摇曳。然而,从来没有一根芦苇荻花是被寒风吹倒吹落的!还有,在漫长的夏天里,它从不开花,任凭人们漠视它,把它当作大自然的芸芸众生,当作水边普普通通的野草。它却不在乎人们怎么看它,一直要等到百木凋零的深秋,才喷放出那穗样的毛茸茸的花来。没有任何花朵与它争艳。不,本来它的天性就是与世无争的。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我敢说,没有一种花能比它更飘洒、自由、多情,以及这般极致的美!也没有一种花比它更坚韧与顽强。它从不取悦于人,也从不凋谢摧折。直到河水封冻,它依然挺立在荒野上。它最终是被寒风一点点撕碎的。   

在这永无定态的花穗与飘逸自由的茎叶中,我能获得多少人生的启示与人生的共鸣?

请分析“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的表达特色。 

请简析“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在结构和主旨上的作用。

“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分别说说“最自然的事物”和“最人为的内涵”具体指什么。

作者说“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2分)刻画了芦花在风中的动态和在阳光下的色彩,将芦花写得生动,富有意味。(2分)

【小题2】在结构上是对上文的总结,对下文的引领,(1分)说明“兀自飞行的鸟”“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娇小”“叶子稀少”的小白桦树这些艺术中的美,都是人生苦楚的幻化,(1分)同时引出了对“自由、多情”的芦花“被寒风一点点撕碎”的描写。(1分)在主旨上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1分)

【小题3】“最自然的事物”在文中指:一只飞行的黑色的孤鸟,树与树枝,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流水,秋天的芦花。(2分)“最人为的内涵”在文中指: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意志,肃然庄重、宁静含蓄的仪容,洒脱自信、自由自在、坚韧而顽强的品格。(2分)

【小题4】①画家的心绪情感往往借助画来表达,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画,心理引领绘画的内容。②通过对画的审读理解,可以推知画家作画的心路历程。(要从两个方面辩证地答。第一点文中有许多解释说明,第二点则是由文中的内容推导出的。每点3分,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相关题目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
康有为、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挽救国家危亡
康有为、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这些灰尘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B.分别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墨水,它们的扩散速度相同C.10mL
He is rather difficult to make friends with, but his friendship, ____, is more t
He is rather difficult to make friends with, but his friendship, ____, is more true than any other. A. once gained         B. when to gain      C. after is gained   D. while gaining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给观鸟俱乐部(the Birdwatching Club)写一
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给观鸟俱乐部(the Birdwatching Club)写一封信,词数80左右。 Dear Sir or madam,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位哲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
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下列溶液,最终溶液中有沉淀析
将过量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下列溶液,最终溶液中有沉淀析出的是( ) A.氯化钙溶液 B.硅酸钠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饱和碳酸钠溶液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他退休后,
选出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之外,还能抽空写字画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