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的熔点为231

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的熔点为231 ℃;

Sn2易水解、易被氧化;SnCl4极易水解、熔点为-33 ℃、沸点为114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元素锡比同主族碳的周期数大3,锡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纯度测定:①取1.19 g试样溶于稀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使Sn完全转化为Sn2;②加入过量的Fe2(SO4)3;③用0.1 000 mol/L K2Cr2O7溶液滴定(产物中Cr呈+3),消耗20.00 mL。步骤②中加入Fe2(SO4)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

(3)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路线如下:

①步骤Ⅰ加入Sn粉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调节溶液pH

②步骤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Ⅲ生成S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Ⅳ中检验Sn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已洗净。

⑤步骤Ⅴ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4)SnCl4蒸气遇氨及水汽呈浓烟状,因而可制作烟幕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欲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SnCl4(夹持装置略),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当开始装置C中收集到有SnCl4时即可熄灭B处酒精灯,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0     (2)Sn2全部氧化为Sn4 60%

(3)①防止Sn2被氧化为Sn4  ②漏斗(或普通漏斗)、玻璃棒

Sn22HCO3===SnO↓+2CO2↑+H2O

④取最后一次洗涤后滤液少许于试管中,依次滴加足量硝酸、少量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无白色沉淀  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SnCl44NH34H2O===Sn(OH)44NH4Cl

AB装置间依次连接盛有饱和食盐水、浓硫酸的洗气瓶

(5)熔融锡与氯气化合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放出的热足够此反应持续进行

相关题目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折旧/损兵折将裨将/无裨于事 倔强/强颜欢笑 B.揣度/置之度外瘦削/削足适履 刹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帝国主义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英明论断是牢不可破的,是放之四海而首准的。 B.他是我师
道教的“天人台一”、佛教的觉悟圆满、蒸督教的美好天堂
道教的“天人台一”、佛教的觉悟圆满、蒸督教的美好天堂、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都可以丰富人们的梦想,增加人们实现梦想的动力。因此,要让多种
(09乐山市教学质检)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09乐山市教学质检)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A.糖元、胰高血糖素、性激素    B.淀粉酶、RNA,肌糖元C.磷脂、ATP、DNA          
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
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 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如图,A,B,C,D,E,F是平面上的6个点,则∠A+∠B+∠C+∠D+
如图,A,B,C,D,E,F是平面上的6个点,则∠A+∠B+∠C+∠D+∠E+∠F的度数是(    ) A. 180°         B.360°          C.540°       D.720°   
科学家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是因
科学家研究海陆分布时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是因为(    )  A.海底森林死亡                                    B.砍伐
右图是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子午线
右图是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子午线的长度,这表明我国古代人民当时就: A、已了解地球与月球的关系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