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作(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扶风

选作(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援(前14—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平陵西)人。建武九年(公元33年),马援为太中大夫,与来歙率诸将平定凉州(今甘肃省西北部)。自王莽末年以来,西羌多事,活动于金城郡属县,凉州不宁。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为陇西太守。夏,先零羌攻临洮,马援发步骑三千击破之,降者八千余人。马援把他们徙至天水、陇西、扶风三郡。继而马援与马成进攻浩亹羌,浩亹羌逃奔允吾谷。马援潜行、袭击其营寨,浩亹羌大惊恐,徙居唐翼谷中。马援继续追击,浩亹羌引精兵占据北山,马援陈兵山下。羌大惊,率众溃逃。马援以兵少,不便穷追,收粮畜而归。这次战斗中,马援受伤。光武帝以玺书慰劳之。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援的军政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援的军政活动。

答案

1)活动:击败羌族各政权对西北边郡的进攻;迁移并安置归降羌族民众;镇守西北边疆地区。

2)简评:维护了西北地区的安定;巩固了汉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有利于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详解】

第(1)小问,根据材料马援发步骑三千击破之,降者八千余人击败羌族各政权对西北边郡的进攻;马援把他们徙至天水、陇西、扶风三郡’”可知迁移并安置归降羌族民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援在上述材料中的行为镇守了西北边疆地区。

    第(2)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马援击败羌族各政权对西北边郡的进攻并迁移并安置归降羌族民众维护了西北地区的安定,同时巩固了汉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也有利于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相关题目

随着南京到启东的宁启铁路的建设,江苏省内将形成苏北陇
随着南京到启东的宁启铁路的建设,江苏省内将形成苏北陇海线.苏中宁启线.苏南沪宁线与南北向新(沂)长(兴)线构成的“三横一纵”的铁路网
有两位希腊化学家,把氢气和氮气通入到一加热的电解池中
有两位希腊化学家,把氢气和氮气通入到一加热的电解池中,用多孔钯多晶薄膜催化电解,结果在常压下获得了氨,且转化率远高于通常合成氨工艺的
(1)用熟石灰改良土壤的酸性.熟石灰的化学式为__       
(1)用熟石灰改良土壤的酸性.熟石灰的化学式为__             __(2)用洗涤剂洗碗,洗涤剂所起的作用是______作用(3)早餐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
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
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他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H2(g)Br2(g)HBr(g)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
图为某同学视力状况和所配带眼镜示意图.下列哪组描述适
图为某同学视力状况和所配带眼镜示意图.下列哪组描述适合该同学(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 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
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5分)  某学者就“
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5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
410°角的终边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
410°角的终边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985年开辟的沿海经济开发区不包括(    )     A、长江三
1985年开辟的沿海经济开发区不包括(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区       C、闽南三角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