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投资总额116

  

       材料一:2009年12月26日武广客运专线开通,投资总额1166亿元。目前,武广客运专线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铁路客运专线。它演绎的“中国速度”表明,我国的科研制造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武广高铁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其铁轨、孰就直接铺在混凝土路上,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这是中国铁路人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创造的又一新里程眸,它充分展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最新成就。

       材料二:武广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京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京广南段极度紧张的运输矛盾,有效提高全国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加速中国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武广客运专线成功开通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2)运用哲学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

答案

(1)原因: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武广客运专线成动开通依赖于我国科研锻造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2分)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武广高铁成功开通是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体现。体现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2分)③财政其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武广高铁开通,有效缩解京广南段极度紧张的运输矛盾,有效提高全国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2分)

       意义: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促进经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恢的发展。(3分)②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3分)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同偿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分)

   (若考生能从推动我国铁路“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等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问总赋分。)

   (2)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升自主刨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应对世界竞争之必须,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武广铁路拥有了自主创新的技术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高铁。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作用。中国经济发展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⑤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每点3分,写出4点即可得12分。学生其它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

相关题目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唯是脯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B.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划) C
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I、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       B.  图中细胞I、细胞Ⅱ、细胞Ⅲ代
(1)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
(1)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消失。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二元弱酸(H2O2H++HO-2),H2O2消耗了OH-而使红色褪去。乙同学认为H2O2具有
图5为北半球三圈环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5为北半球三圈环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字母是: A.字母A             B.字母C C.字母E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王昶字文舒,少知名。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师徒二人各加工相同型号的零件2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师徒二人各加工相同型号的零件2个,是否加工出精品均互不影响.已知师父加工一个零件是精品的概率为,师徒二人各加工2个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⑥氧化 ⑦中和( )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