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夏天,“去西湖边‘看海’”、“到武大操场游泳”、“到成都也能看海”等字眼,成为网民调侃的灰色幽默。6月23日,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在时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看来,那场大雨后,“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话”。
材料二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换句话说,城市的地下世界是城市文明的另一面。城市“逢雨必涝”的背后,虽是极端天气作祟,但更多的是与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防汛排涝跟不上以及盲目扩张不无关系。我国城市“逢雨必涝”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的背后,主要原因,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其次,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再次,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排水系统难盈利,缺投资。
(1)据此有人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破解我国城市内涝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答案】(20分)﹙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责任,是有道理的。(5分)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履行相应的义务,解决内涝,需要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对解决内涝问题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5分)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在解决内涝的问题上,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因未复习,如有同学答出也可给分)
(2)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2 分)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加强科学管理,治理内涝。(4 分)
③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大财政对排水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排水系统基础设施建设。(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是辨析题,题目观点认为政府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要负全责,这种说法是片面的。看到了政府要承担的职责,但政府不是万能的,职责是有限的。解决城市内涝,还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等,各方要齐心合力才能解决这一难题。(2)破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注意运用的是经济生活知识。从引起城市内涝的原因上解决,回答针对性的举措,包括城市规划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发挥财政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