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是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KCI | 34.0 | 40.0 | 45.5 | 51.1 |
KNO3 | 31.6 | 63.9 | 110 | 169 |
(1)两种物质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40℃时,50g水中溶解 g氯化钾恰好达到饱和;
(3)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4)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进行分析解答.
(3)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表,两种物质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KNO3.
(2)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含义是4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钾40.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40℃时,50g水中溶解20.0g氯化钾恰好达到饱和.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硝酸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
(4)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氯化钾,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故答案为:(1)KNO3;(2)20.0;(3)加入硝酸钾等;(4)降温结晶.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含义、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