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①嘘:喷吐。②伏:遮蔽。③景:通“影”。④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
1.乙文和甲文出自同一个作者,都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学家_____写的________(体裁)。
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⑵执策而临之曰 ( )
⑶龙乘是气 ( )⑷云亦灵怪矣哉 ( )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片短文通篇说的是物事(龙、马),其实论的是人事。想想看,作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说成才是“龙”,你认为成才须借助于哪些“云”,结合实际来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