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依次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等,公众对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最缺乏公平感。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步骤 | 时 间 | 内 容 |
一 | 2008、3—2010、2 |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
二 | 2010、2—2010、10 |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通过 |
三 | 2010、10—2011、1 |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 |
四 | 2011、1—2011、2 |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 |
五 | 2011、2—2011、3 | 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
六 | 2011、3、16 |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
七 | 2011—2015 | 规划实施 |
(1)结合材料一和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优化公众的社会心态。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三所蕴涵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