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        (2)绝境(       )

(3)俨然(       )          (4)具答之(      )

2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文中写渔人对桃花源总体感受的词语是________。

(2)写桃源人社会风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为什么写桃林的自然景色?

3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有哪些?(3分)

4“桃花源”有自然美景,堪称人世佳境,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的梦幻。请描写你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这一理想。(2分)

 

答案

1邀请 与世隔绝的地方  整齐的样子 详细

2、(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3)为写渔人进入桃源渲染气氛,为写桃源的美好做铺垫。

3、这里的生活富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等。

4、略

解析:略

 

相关题目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
在风驰电掣的列车上,妈妈对孩子说“坐着别动”,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铁轨 B.路边的树林 C.小孩的座位 D.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胃蛋白酶,淀粉共有的元素是   A.
(08太原市第一次测评)胃蛋白酶,淀粉共有的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   
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波形如图3-4-9,原副线圈匝
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波形如图3-4-9,原副线圈匝数比∶=10∶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1 A,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4
淝水之战发生在( ) A.280年 B.383年C.494年
淝水之战发生在( ) A.280年 B.383年C.494年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当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当别人笑他量力而行的时候,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实验做成功。 B.看到这些,我便
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
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