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近现代“

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指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近现代“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当代“科学发展观”指导着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可见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答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想指导着特定时代的实践活动,而且每个时代的哲学思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源于特定时代的实践活动,故D入选。AC选项与题意不符,仅仅强调哲学的来源,哲学对实践的作用没有出现,故排除。B选项与题意明显不符,题中涉及的是哲学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作用

相关题目

N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体B,反应掉N2体积是
N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体B,反应掉N2体积是反应掉O2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则B分子的组成是(  ) A.N2O           B.NO    
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民族自
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民族自治机关 B.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该溶液物质
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
下列关于分子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 D.分子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某工厂排放的废液成分进行研究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某工厂排放的废液成分进行研究,从表面来看,废液澄清透明,经初步分析可知该废液中可能含有CaCl2、NaCl、Na2SO4、Na2CO3中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Y2(g)+Y2(g)2XY3(g)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起始
烯烃与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叫烯烃的醛化反应
烯烃与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叫烯烃的醛化反应。乙烯的醛化反应为:CH2=CH2 + CO + H2  → CH3CH2CHO ,由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
离心沉淀器的试管内的液体混合着泥沙、水和食用油,用当
离心沉淀器的试管内的液体混合着泥沙、水和食用油,用当离心机的转速不断增加时,最后物体的排列顺序(由圆心向外)是 A.食用油、水、泥沙B.泥沙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