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借给你的温柔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在刻画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时,均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王老汉“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

8.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5

9.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答案

7.A

8.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1分】
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1分】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1分】也暗指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其实意并不在偷。【1分】
9.
答案示例:
(
)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
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2分】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虽只字未提王老汉,但很明显能看出是王老汉的善举,从而体现人性之美,深化了主题。【2分】情节结构上,作为明线,王老汉的活动贯穿情节始终。【2分】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中的借给也昭示着主人公应是王老汉。【2分】
(
)我认为吴亚龙是主人公。
形象上,小说虽然对吴亚龙的描写刻画着墨不多,但吴亚龙勤劳、憨厚、淳朴、善良、诚信的形象非常突出。【2分】内容上,正是因为有吴亚龙偷苕片留借条,有吴亚龙与他父亲的那番对话,才有了结尾的那幕感人场景。【2分】主题上,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的主题。【2分】结构上,吴亚龙借粮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小说始终。【2分】
(
)两位都是主人公。
形象上,两位都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2分】)主题上,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颂扬人性美的主题。【2分】结构上,两个人物的活动作为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小说始终。【2分】内容(题目)上,借给你的温暖是建立在两人的高尚人格上的。【2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理由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给分】

相关题目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派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爱国主张不尽相同。例如:维新派大力宣传 “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说‘吾几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 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 “ 警戒线 ” ,指数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稀硫酸清除金属表面
 Though______ came that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he didn’t lose ______. A.
 Though______ came that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he didn’t lose ______. A. the word; his heart    B. the word; heart     C. word; his heart    D. word; heart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上述规条出台的背景是 A、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以下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  A.不平衡性    B.同一性    C.时代性     D.包容性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班主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王丹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