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汉语,我想对你哭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汉语,我想对你哭

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辨认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这点。

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冷漠、了解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 得要扮演一回那个 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第一自然段中,在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

文章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为了说明什么?根据文意,简要作答.

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

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

   B.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

   C.文中举了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

   D.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让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有地位。

答案

【小题】当教授说“弱势语言”、“第二阶段”时,学子们不同意这种说法,因震惊而哗然。(2分)而教授的反问又令学子们回到现实中,汉语真的是在走向衰败。(2分)所以先是“哗然”,然后“寂然”。      (4分)

【小题】说明汉语是美 丽的,如果我们不珍惜自己的语言资源,盲目迷信英语可能,我们的母语--汉语,很快就会崩溃和断代,不要等到危及语言存亡时再后悔不迭。  (4分)

【小题】这种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面对汉语正在衰败的令人胆颤心惊的事实,既深深忧虑想大声疾呼,同时又使作者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从两个方面作答)     (6分)

【小题】D      (4分)


解析: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3分。文中没有“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有地位”的意思)

相关题目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类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类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 他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
I'll spend half of my holiday practicing English and            half
I'll spend half of my holiday practicing English and            half learning drawing.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s         
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椭圆C上恰好有6个不同的点P
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椭圆C上恰好有6个不同的点P,使得△F1F2P为等腰三角形,则椭圆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在实验室制得1 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
在实验室制得1 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对可能出
华盛顿会议协调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A.英国和日
华盛顿会议协调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A.英国和日本       B.美国和日本           C.美国和英国        D.德国和法国
下图为沿赤道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各题。   
下图为沿赤道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各题。    图中①、②处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B.热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