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孙膑生阿鄄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孙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①之,欲隐勿见。

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②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备注:①黥:即墨刑。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后涂以墨。②辎车:带有帷盖的车子。③罢:通“疲”。疲劳,疲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隐勿                  见:通“现”,出现

       B.齐威王欲孙膑            将:意动用法,以……为将

       C.魏将庞涓闻之,韩而归    去:离开

       D.兵法,百里而趣利者上将  蹶:受挫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法刑断其两足黥之 / 侣鱼虾友麋鹿

       B.于是以田忌为将军 /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魏与赵攻韩,韩告急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楚也

       D.孙膑此名显天下 / 私见张良,具告

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孙膑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刑余之人不可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③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④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⑤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⑥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涓和孙膑一道学习兵法,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不能容忍孙膑才能高于自己。

       B.魏国攻打赵国,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救赵,孙膑认为自己受过刑罚不适宜做主将。

       C.在“围魏救赵”、 马陵道战役中,虽然田忌做主将,但所有一切均由孙膑做主,充分说明了孙膑的重要性。

       D.马陵道一役中,孙膑用减灶的做法,成功利用了魏军轻齐的心理,是典型的示弱做法。

答案

11.【考点:文言实词】D(应为使动用法,使……受挫)

12.【考点:文言虚词】

A(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B项第一个乃是副词,就;第二个是副词,竟然。C项都是介词,第一个是意义是“向”,第二个是“对”。 D项都是介词,第一个是“因为”,第二个是“把”)

13.【考点:信息筛选】B(①是孙膑辞将军的理由   ③是田忌行动的结果)

14.【考点:文意理解】C(“所有一切均由孙膑做主”说法不对)

参考译文:

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他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蓬帐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桂陵地方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流传着他的《兵法》。

相关题目

能达到“人在画中游”意境的游览方式是(  ) A.乘坐火车
能达到“人在画中游”意境的游览方式是(  ) A.乘坐火车 B.乘坐飞机 C.登高远眺 D.乘坐游船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与其声旁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①峪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与其声旁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①峪口  ②粗犷  ③褒贬  ④缔结  ⑤濒临  ⑥隔阂  ⑦蝼蚁  ⑧装帧  
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若
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
 Tired, Jim was fast asleep with his back ______ a big tree.       A. in
 Tired, Jim was fast asleep with his back ______ a big tree.       A. in        B. below   C. beside   D. against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    A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
已知△ABC平移后得到△A1B1C1,且A1(﹣2,3),B1(﹣4,﹣1)
已知△ABC平移后得到△A1B1C1,且A1(﹣2,3),B1(﹣4,﹣1),C1(m,n),C(m+5,n+3),则A,B两点的坐标为(   ) A.(3,6),(1,2)B.(-7,0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