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B 7.C  8.D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

 

6.B

7.C 

8.D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B“取得重大突破”有误,原文是“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C项,“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激情和狂怪奇崛、傲视万物的强烈个性”不符合文意,原文是“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A项,“只是”说法太绝对,原文是“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B项,“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错误,原文是“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C项,“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的是陈淳,而不是文徵明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孤独的灵魂

①在这样一个繁星之夜,我读着一本司马迁的传记,脑海中却浮现出另外一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影子——但丁。我突然觉得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种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和笔的人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

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头顶的冥冥星空浩瀚且深邃。仿佛显示出一种历史的纵深。

③或许是灵魂和命运的相似吧。这是两个什么样的灵魂呢?因为生前受了深重苦难的洗礼,而显得高贵、纯净。他们是拥护统治制度的人,不是起义领袖和宗教异端,所以没有遭到屠杀和火刑。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勇敢正义的灵魂,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所驾驭和驱使,也同样遭遇了不幸的命运。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的牵连,但丁因为佛罗伦萨教皇党内部白党和黑党之争的牵连,同样被他们时代的统治者判了死刑。最后,司马迁因为交不起五千万铢的赎命钱而改受腐刑。但丁也幸运不到哪去,他在全部财产充公后被驱逐,从此以后过着一种悲痛的流浪生活。

④可就是在这两个人背上命运沉重的十字架之时,司马迁写就了《史记》,但丁写就了《神曲》。关于这两本无以伦比的传世之作,人们赞誉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借用鲁迅的话来评说《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借用卡莱尔的话来评说《神曲》:但丁用一个沉默10世纪的声音,向人民唱出他那神秘高深莫测的歌。但这两本书,连同他们的作者,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本人,在他们的时代并没有得到真诚、中肯的评价。于是,司马迁的余生中伴随着身体上巨大的痛苦,而但丁,终究没能回到他深爱的佛罗伦萨,在56岁时,客死在佛罗伦萨北部的小城市拉文那。

⑤我们敬畏他们,崇拜他们,歌颂他们,是因为他们是世界性的伟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宽阔,而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深刻。司马迁与但丁,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在中国,司马迁这个人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黄帝,建立了中华民族的谱系,确立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他的思想深入了这个民族的骨髓,他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在欧洲,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善与恶。欧洲人几个世纪以来都在顶礼膜拜但丁的思想,即但丁揭示的基督教道德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

⑥就是这样的伟大的两个人,却都为他们的时代所不容。可是他们却向死而生。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而但丁说:“我们因苦难而完善起来。”司马迁用十四年的心血铸成《史记》,他的《史记》在他死后才公诸于世。而但丁,他完成了《神曲》后就去世了。仿佛他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带给人们这些思想,他们的思想就像是重病病人用来延续生命的氧气,一旦他们的思想用文字、木简、羊皮纸这样的物质方式保存下来以后,他们也就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几千年来,当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

⑦终于说到了生与死的话题。这是一个和宇宙和天空一样严肃和神秘的话题。我觉得这不仅是将司马迁与但丁联系起来的东西,而且是将整个历史伟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东西。这个哲学命题在这两个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看来,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的是生之重,死之轻,肉的痛苦和灵的升华。他们告诉人类和历史,我们应该轻蔑什么,信仰什么,对什么真诚,对什么漠视,对什么执著,对什么超脱。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课题。卡莱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历史只是这些伟人思想的外部反应。唯物主义者说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可是,当我们现代人折服于这些几千年来依然鲜活的思想,不由自主地仰视这些伟人的时候,我们清楚: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但是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有删节)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两项是(5分)(  )(  )

A.文题中的“孤独”,表明司马迁、但丁二人由于具有独特的人格、过人的勇敢、深刻而超群的思想,因而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

B.第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一句,既承接上文司马迁、但丁二人“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又引发下文对他们“灵魂和命运的相似”的解说。

C.第段引用鲁迅、卡莱尔的话,意在证明《史记》《神曲》这两部传世之作的伟大;第段引用司马迁、但丁的话,意在解说“向死而生”的涵义。

D.结尾“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写作《史记》与《神曲》,带给人们深入骨髓的思想,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其精神永存,思想永在。

E.文章自始至终将司马迁与但丁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着重求取两人精神方面的共同点,并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性。

10.  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与但丁的哪两大相似的遭遇?哪一遭遇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为什么?(6分)

11.  第段“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是一个比喻句。在文中另找一个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答题纸上),说说议论性文本中这类句子的表达作用。(5分)

12.  第段中“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的意思是什么?(4分)

相关题目

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注
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注: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组号流行语流行服饰文娱形式阅读 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 B时间
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    (    )
小麦种子实际上是果实    (    )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猎豹     B、响尾蛇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A、猎豹     B、响尾蛇      C、企鹅      D、大猩猩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A.密
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密封前高
秦始皇和隋炀帝在政绩方面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
秦始皇和隋炀帝在政绩方面的相似之处有: (   )①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     ②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③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
(1)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电解饱和
(1)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接电源 (填“正”或“负”)极的电极上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