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1.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B.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了“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2.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D.“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3.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D.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答案

1A A 项由第一自然段可知,是对该段主要信息的概括。B 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内容,不是孔子所创建的,隆礼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文中也明确表示不是孔子所创造的,尚中道也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尧舜时期就已存在,故该项错。C 项的表述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体现儒学思想的内涵,答非所,故该项错。D 项主要信息在第一段,正确的信息是孔子创立的儒学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并没有忽视该哲学思想。

2C 该题信息涉及到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自然段,涵盖了孔子儒学的内容。C 项见第四自然段,是孔子对中道思想的理解。A 项信息在第二段,礼教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到了西周的周公才编制礼乐,故该项中说“‘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错。B 项信息在第三段,仁政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张冠李戴。D 项信息在第四自然段,该项中前提条件错,唐尧舜时期不是春秋时代,故该项错。

3B B 项信息涉及到全文,是对文中主要信息的正确概括.A 项信息在第二段,唯一保证错误;始终起着积极作用错误,原文是说曾产生过积极作用,故该项错。C 项信息在最后一段,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错误,原文只是说要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而不是全部的哲学思想,扩大了范围,是对文中信息的错误理解。D 项信息在第四段,中庸.过.不及是指事物发展的三种形态,不是指人,故该项错。

相关题目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经测定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则6 s末NO的浓度为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分子 B.常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分子 B.常温常压下,4.4g CO2气体体积约2.24L C.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分子 D.标准状况下,3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天然气的燃烧  B.粮食酿酒  C.钢铁生锈    D.酒精挥
估计20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在( )  A、2与3之间    B、3与
估计20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在( )  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再接再厉  励精图
选出下列各项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再接再厉  励精图治  厉行节约  身体力行   B.十分厉害  利害得失 大坝合龙   一一列举   C.软弱心理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5年北京卷)从原点向圆=0作两条切线,则该圆夹在两条切线间的劣弧长为    (A)       
Today there are already robots working in factories. Some can help to build cars
Today there are already robots working in factories. Some can help to build cars, and they 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 Fewer people will do such 1. in the future, because they are boring,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phenomenon(现象) ar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phenomenon(现象)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have started to use the computers just like they used to watch TV. Whenever we get hungry, we sim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