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面对复杂问题和形势,“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
近段时间,面对复杂问题和形势,“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这种“底线思维”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仍然不能低估。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正视困难和挑战,充分估计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做最坏的打算,然后进行科学谋划和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指出“底线思维”所蕴含的哲学智慧。(6分)
(2)“底线思维”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举二例说明。(2分)
【答案】(14分)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面对复杂形势,“底线思维”方法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正视困难和挑战,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3分)②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底线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要在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实现由“最坏”向“最好”结果的转化。(3分)(如果学生从“矛盾具有特殊性”进行分析,可酌情给分)
(2)列举的事例要贴近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符合“底线思维”的核心内容(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2分)
第一问运用的是矛盾的观点,分析底线思维蕴含的哲理。知识范围固定,结合对底线思维的准确理解进行回答。底线思维指的是“做最坏的打算,力争最好的结果”,好坏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做最坏的打算,要正视矛盾,解决矛盾,从而达到最好的结果。好坏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好坏的转化。第二问是开放思维题,只要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