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命题(2):“人甚至

命题(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命题(2):“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关于以上两个命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命题(1)是辩证法观点,命题(2)是形而上学观点 ②命题(2)否认了相对静止,是错误的 ③命题(1)与命题(2)都承认了运动的观点 ④命题(1)是唯物主义,命题(2)是唯心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说事物在运动变化,是辩证法的观点,“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肯定了事物的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①②③说法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主要表现为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题干中的两个命题没有反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故④说法错误。

相关题目

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式子1+k+k2+…+kn(n=1,2,…
下面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式子1+k+k2+…+kn(n=1,2,…),当n=1时,恒为1B.式子1+k+k2+…+kn-1(n=1,2,…),当n=1时,恒为1+kC.式子+…+ (n=1,2,…),当n=1时,为D.
语文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
语文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
已知点A(-1,0),B(1,1),C(0,-3),D(-1,2),E(0,1),F(6,0
已知点A(-1,0),B(1,1),C(0,-3),D(-1,2),E(0,1),F(6,0),其中在坐标轴上的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08重庆)如图3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
(08重庆)如图3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是                (                )○1冬天,搓手会让   ○2冬天,嘴对手   ○3炒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形成句式相似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形成句式相似、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身陷逆境,你都可以走进诗歌的意境,与诗
是平面上不共线三点,向量,,设P为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任
是平面上不共线三点,向量,,设P为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向量.若,,则的值是____              ____.
命题p:若,则与的夹角为锐角;命题q:若函数f(x)在(-∞,0
命题p:若,则与的夹角为锐角;命题q:若函数f(x)在(-∞,0]及(0,+∞)上都是减函数,则f(x)在(-∞,+∞)上是减函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 32—、SO32—、Na+、NO3—  五种离子
某溶液中含有HCO3—、CO 32—、SO32—、Na+、NO3—  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