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 王岳川     处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

王岳川

    处在千纪年转换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有可能检视一个世纪学术文化中的种种问题,并进

而从新的层面上追问:中国文化精神向何处去7

    二十世纪中国与传统中国相比,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百年间受到

西方之化体系的奎面冲击。总体上说,西方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起码三次重大

文化转型,即从古希腊的两希(古希腊与希伯莱)精神,到文艺复兴以后的理性精神,再

到二十世纪的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而中国却延续了二千余年汉语文化形态

的相对稳定的时代精神,这一文化精神在二十世纪初为西方现代文化所中断。这就使得中国

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面临总体危机。

    这一总体危机不仅意味着终极美怀的失落,同时也是一种价值符号的错位:儒家、道

家、佛家三套符号系统,固在时间上与当代人失却了时代的同步性,不能准确地反映当代中

国人的生存状态和信仰要求;而西方基督神学的符号系统,在空间上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存

在着某种隔膜,因而难以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核心。因此,当代中国文化只能从东西方文化的

全新整合噩当代特型中,创造新的价值体系,重建新的语言符号系统,才有可能使其所面临

的文化危机逐渐减轻以至于消除。

    百余年来,中国一直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即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价值层受世界上

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事实上是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然而问

题在于“西方”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不易把握。一方面,“西方"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

指从古希腊、希伯菜、古罗马、文艺复兴 -直到现代和后现代的欧美文化;另一方面.“西

方”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地理概念,指不同于东方地域的欧美地区即发达的“第一世

界”国家。这种概念含义的复杂性导致中国话语图景中的“西方”成为一个自由阐释的对

象,并使学“西方”的中国知识界面对成堆的问题:百年中国学西方是学古希腊文明中的

民主、科学精神呢,还是希伯莱文明的基督神学精神?是古罗马的法律精神呢,还是启蒙主

义以来的理性精神?是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呢,还是反现代反形而上学的后现代主义?这些历

时态的“西方”文化精神在百年间尤其是近十几年共时态地“涌入”中国,以中国知识分

子为代表的汉语思想界究竟该接受谁?可以说,现代人在现代或后现代社会所遭遇到的主要

不是器物层和制度层的问题,而是观念价值层面上的迷失与失落。选择对象的复杂性和选择

主体多层性,使中国知识分子心境极为彷徨苦涩。如今叉迭加上经济热潮和市民文化对精英

文化的冲击,从而导致了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世纪末国境。

    这种世纪末困境的文化表征是,中国文化面临从“五四”的“古今”之争到夸天的“东

西”之争、“南北”之争、“灵内”之争,从而构成当代文化冲突的多元景观和杂色纷呈色调。“古今”之争是价值冲突问题,核心是反传统价值;“东西”之争是文明冲突问题,核心是否定东方;“南北”之争是后殖民问题,核心是发达地区时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渗透;“灵肉”之争是个人与群体、升华与沉沦问趣,梧心是沉重的肉身对沉重的精神的颠覆。这四种文化论争使今日知识精英与大众对话倍感失语和受阻,同时面对西力强大的后殖民主义话语,中西时话也十分艰难。

    面对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并寻求解决之策,已成为跨世纪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界。

这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世界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清醒地分析和选择西方文化中的

精华部分,为中国现代化展示其前景;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问题,只.

有通过转型性创造,才能在批判的反思中发现新世纪中国文化的曙光。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总序》,有删改)

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西方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不断转型中发展的;传统中国的文化则沿袭了二千多年的汉语文化形态,相对稳定地发展。

    B.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百年间遭受西方文化的两希精神、理性精神、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全面冲击,面临总体危机。

    C.西方基督神学的符号系统在时间上与当代中国人不同步,无法满足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因此中国文化必须重建新的语言符号系统。

    D.中国文化出现了选择对象的复杂性和选择主体的多层性,主要是因为百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受到西方文化体系的影响n

    F.古今、东西、南北、灵肉这四种文化的论争,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化冲突的多元性,也带来丁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困难。

属于导致中国知识界在学习西方时出现困惑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各层面的影响和冲击

    B.“西方”选一概念含义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

    C. 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文化精神不断地涌人中国

    D中国文化遭受冲击而陷入转型期的世纪末困境 

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文化精神向何处去”的问题?

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应向何处去?

答案

 【小题1】CD

【小题2】B

【小题3】因为在百年间,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冲击,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怀失落和价值符号错位;在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遭遇古今、东西、南北、灵肉之争的困惑。

    [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小题4】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应该:⑴在世界全球化中保持民族精神,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⑵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整合与转型中,创造新的价值话语体系。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

相关题目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三种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三种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结构中都有DNA和RNA分布 B.图中的b、d和f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且基本支架
下列实验能够获得成功的是 ①用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制取A
下列实验能够获得成功的是 ①用AlCl3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制取Al2S3  ②将甲烷气体通入溴水中制取一溴甲烷  ③用酒精灯加热甲烷气体制取炭黑和氢气 
原创(五) Students will need to use all of their skills in order to unders
原创(五) Students will need to use all of their skil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selections in Reader’s Choice. The book    36   many types of selections on a wide   37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改变压强,若不能引起浓度的变化,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部深受人民群众喜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话剧,通过人物的矛盾冲突,深刻地揭示了新与旧、美与丑、文明与野蛮等错纵复杂的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a.提取叶绿
(08年广东理基卷)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
(08年广东理基卷)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
同一个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
同一个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是-------------------------------(    ) A.两种不同的元素                   B.两种性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