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究: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步骤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形成怎样的?(1946—1955)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其中:A为 B为 C为 D为
(2)思考: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步骤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有哪些具体表现?其他国家或国际力量发展如何?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美苏对抗 | 新兴力量的崛起 | ||
20世纪50年代 | 西欧 | 1951年成立煤钢共同体 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 |
中国 | 抗美援朝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 ||
日本 | 1955年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开始迅速发展。 | ||
20世纪60年代 | 西欧 | ||
中国 | 略 | ||
日本 | 经济高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
第三世界国家 | |||
20世纪70年代 | 越南战争 | 西欧 | 成员规模扩大,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
中国 | |||
日本 | 经济发展 | ||
第三世界国家 |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
(4)在20世纪50年代到7、80年代,当欧洲、中国、日本、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发展的时候,国际关系格局又体现出怎样的特征?
步骤三: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5)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6)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