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探究: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步骤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形

学习与探究: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步骤一:美苏两极格局是形成怎样的?(1946—1955)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

 


(1)其中:A为               B为           C为              D为           

(2)思考: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步骤二: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有哪些具体表现?其他国家或国际力量发展如何?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美苏对抗

新兴力量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

西欧

1951年成立煤钢共同体

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中国

抗美援朝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日本

1955年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开始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

西欧

中国

日本

经济高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三世界国家

20世纪70年代

越南战争

西欧

成员规模扩大,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中国

日本

经济发展

第三世界国家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4)在20世纪50年代到7、80年代,当欧洲、中国、日本、第三世界力量不断发展的时候,国际关系格局又体现出怎样的特征?

步骤三:两极格局瓦解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5)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6)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过程。

答案

(1)杜鲁门主义;北约组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组织;

(2)综合国力的强大;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2分)

(3)

美苏对抗

新兴力量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

朝鲜战争

西欧

1951年成立煤钢共同体

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中国

抗美援朝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日本

1955年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开始迅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

德国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西欧

1967年成立欧共体

中国

日本

经济高速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第三世界国家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

20世纪70年代

越南战争

西欧

成员规模扩大,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

中国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日本

经济发展

第三世界国家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4)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

(5)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6)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

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也是世界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掌握程度,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探究分为三个步骤,其实也就是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三个阶段:美苏两极格局到70-80年代的国际格局以及两极格局解体后的多极化趋势增强。学生在解答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线索以及用语的规范,明确多极化趋势不等于多极化格局,多极化格局仍在形成中。

相关题目

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
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二所示),该气体是( )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
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
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①平原
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②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
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个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阻值是
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 1 可用
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 1 可用于制二氧化碳      B.装置 2 可用于制氧气 C.装置 3 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    D.装置 4
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豆
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
 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
 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风力发电  C. 铁矿石炼铁  D. 太阳能取暖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 (g) + F2 (g) === 2 HF (g)  △H = -270 kJ· mol-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 (g) + F2 (g) === 2 HF (g)  △H = -270 kJ· mol-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