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1965年首次合成的
B.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若再加水,也不溶解
C.重金属盐类能使蛋白质凝结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
D.浓HNO3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1965年首次合成的
B.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若再加水,也不溶解
C.重金属盐类能使蛋白质凝结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
D.浓HNO3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现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
【分析】A.根据化学史判断;
B.硫酸铵不是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D.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化学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
【解答】解:A.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具有与天然牛胰岛素相同的生物活性和结晶状态,故A正确;
B.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说明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盐析”为物理变化,若再加水,还能溶解,故B错误;
C.重金属盐类能使蛋白质凝结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所以误食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故C正确;
D.浓HNO3溅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呈现黄色,是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性质,掌握蛋白质的变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