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答司马谏议书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田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项是( )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 )

    A. 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B. 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C.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从“名实”入手,表明自己的观点,展开辩驳,十分有力的项是( )

    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②某则以谓受命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③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④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王安石以此信回答司马光,是观点鲜明、维护新法的驳论文。

    B.本文因为是书信体的驳论文,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

    C.王安石从明“名实”入手,是因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司马光也不例外。因此从名实人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文章在结尾既承认自己知罪,又说对对方观点不敢领教,实际上是用委婉的语言道出坚定的信念。

    5.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错误的项有( )

    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译文:私下认为与您同游相处也有很长时间,但是在处理问题上意见总不一致,是因为所持的方法不同的缘故。

    B.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译文:现在您责备我的,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事,招致下面的埋怨和诽谤。

    C.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译文:盘庚迁都殷地,遭受人们的埋怨,并不特别是朝廷的士大夫埋怨他。

    D.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文:如果说现在一律不做事,遵守祖宗的陈规旧法,不加更改,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答案

1. D

2. D

3. C

4. B

5.A、C


解析:

1.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D项的“反复”,联系上下文来看应为:回复,回信;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同。)

    2.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能力层级B。A表被动;B缘故,原因;C用来;D①“为”,因为;②“为”,是。

    3.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能力层级C。①说的是“儒者”,而非王安石。③说的是假设自己“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而认罪,非说“名实”问题。这两句都不能选。

    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与中心思想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能力层级C。本题中,B项: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开篇即摆明了自己与司马光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一一批驳了政敌的指控,可以说是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毫不妥协。所以,B项说“词语委婉,免得开篇就火药味十足,使对方不能往下看,从而不能宣传自己的主张”是错误的。

    5.A.“术”,不是方法,这里指政治观点、主张,C.“特”,不是特别之意,这里是“只”之义。

   

译文:

王安石启:

    昨天蒙你教诲,私下认为与您同游相处也有很长时间。但是在处理问题上意见总不一致,是因为所持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虽想勉强向你解释我的主张,但最终必定不为您接受,所以只有简单地写回信,不再一条一条地替自己辩说;我顾念您对我看顾深厚,在书信中不应该过于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所以如此的理由,希望您或者能够宽恕我。

         儒者所重视的,尤其在于名声与实质相符。名声与实质分明了,天下的大道理就得到了。现在您责备我的,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事,招致下面的埋怨和诽谤。我却认为我受命于君主,议论法律制度并在朝廷上讨论、修改,并将讨论的结果交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说是侵犯官吏的利益;实施先王的政策,以用于兴利除弊,不能说是生事;为天下人理财,不能说是征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排斥了巧辩的小人,不能说是拒谏。至于您说天下人对我的埋怨和诽谤很多,那是我在这以前就知道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也多以不体恤国家大事,附合世俗,讨好世人为最好办法。当今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曾衡量敌对势力的强弱,想出力帮助皇上抵抗敌对势力,大家就喧哗吵闹着反对我了。盘庚迁都殷地,遭受人们的埋怨,并不只是朝廷的士大夫埋怨他,但盘庚却不因为埋怨的人如此之多而改变迁都的计划,是因为他考虑到这样做合理然后行动,他认为完全正确,所以没有什么要悔改的地方。

        如果您指责我已经执宰很久,却未能协助皇上有大作为,来加惠于人民,则我心悦诚服地认罪;如果说现在一律不做事,遵守祖宗的陈规旧法,不加更改,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没有办法会面,不胜诚心仰慕。

相关题目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图中10°经线西侧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图中10°经线西侧的气候类型是                                                    
现有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钾三种化肥.其中能促进植物
现有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钾三种化肥.其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倒伏的化肥是_______;从外观上来看,根据颜色能识别出的化肥是­­___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的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
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 ) A.
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 )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水
读右下图,回答第18题。 18.关于a点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
读右下图,回答第18题。 18.关于a点所在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B.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   C.旅游资源类型单一      
一Linda, cm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Mo Yan? —Sure. He is the writer _____
一Linda, cm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Mo Yan? —Sure. He is the writer ______won the Nobel(诺贝尔) Literature Prize. A. which            B. whose             C. who  
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
人口增长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社会生产力    D.人口总数
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
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试管动物培养             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移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