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的好处,第一是得四时之先,市上还没有见这种果子,他的蓝子里已经有了。第二是都很大,很香甜,很好看,果子全都从他手里过,有疤的、挤筐、变色、过小的都剔下来。他的果子有些是直接到产地采办来的,是“树熟”——不是在米糠里闷熟了的。他出去买果子比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和园主打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别的卖果子的下不了这样的功夫,也不知道这些路道,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对身体也好。他很少得病,就是因冷路走得多。

这年是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两个儿子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两位大布店的‘先生’,有个卖果子的老爹,不好看?”儿子连忙解释:“不是的。你老人家岁数大了,老在外面跑,风里雨里,水路旱路,做儿子的心里不安,“我跑惯了,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又说,“你们也不用给我做什么寿。你们要是有孝心,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一种风俗,早早把寿材准备下了,为的计个吉利:添福添寿。儿子依了他。

叶三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他一来就是半天,给季匋民磨墨、漂朱膘、研石青石绿、抻纸。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大气都不出。看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小声惊呼,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对叶三可例外,

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好在哪里?”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诗: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

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大家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匋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锌,季匈民微用倒笔。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匋民没有那样的态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冷,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他的墨荷参用了张大千,但更为舒展。他画的荷叶不勾筋,荷梗不点刺,且喜作长幅,荷梗甚长,一笔到底。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一张也不卖!”

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寿材里。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了,但是四季八节,他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叫“辻听涛”。一问,是日本人。辻听涛说他是专程来看叶三收藏的季匋民的画的。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用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不停地赞叹:“喔!真好!真是神品!”辻听涛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辻听涛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删改)

11.小说开篇说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请简要概括这样说的理由。

12.小说第二段叙述叶三卖果子的故事,这样写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

13.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叶三的形象特点。

14.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将画装在棺材里埋了,作者的安排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11.①他真懂画,看到季匋民作画的精彩之处(也是季自认为的得意之处),能发自肺腑地赞美。②能用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出艺术中的美,并能看出画作里的意蕴,如紫藤里有风,画中的老鼠为小老鼠。③能看出并指出画作中的不合常识之处。

12.①交代了叶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美的感受力,这是他赏画的基础。②引出“他给画家送果子”的情节,为后文“他懂画、赏画”及“与画家成为知己”的情节作铺垫。

13.①热爱生活,有朴素生活经验,勤劳能干。②具有艺术欣赏眼光,能从细节中准确地判定、评价画家的画。③人品高尚,不谄媚、不奉承、不卖弄。④真心爱画,重情义,不为金钱所动。

14.【观点一】合适。① 更好地突出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②深入刻画人物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③深化主题,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韵味。叶三深明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

【观点二】不合适。①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②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③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

【解析】

11

试题分析:小说开篇说全县“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称叶三是鉴赏家,首先是因为他能看懂画。按照小说的介绍,他看季匋民作画,“看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小声惊呼,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可见他是真懂。评价叶三季匋民的画,他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可见是内行。“四大爷,你这画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可见他能看出画里的问题,是称职的鉴赏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小说第二段叙述叶三卖果子的故事,写他常年在外,卖果子的经验丰富。他冷路走的多,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资谈助。这些经验,正是他鉴赏季匋民画作的根基。正是因为他卖果子,才会为季匋民送果子,从而与画家结下深厚的友谊。也为下文鉴赏画作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叶三是个卖果子的小商人,他走街串户,到处寻找新鲜果子,并对周围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不怕走冷路,舍得下辛苦,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是真心喜欢季匋民的画,从心里赞叹画的好,能真正欣赏画作。他知道季匋民的画很值钱,但他一幅也不卖,是因为他知道,季匋民送他画是因为他能,是一份情谊,他看重这份情谊,不肯用金钱亵渎。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本题探究结尾是否有意义。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不管持什么观点,都应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主旨等角度进行分析。如认为这个结尾有意义,则可以从叶三不卖画,让这些画随着自己到地下去,正体现了他不重金钱重情谊的性格特征;他说过他不卖季匋民送的画,就至死不渝的坚守。情节安排上有始有终,交代了叶三最终是如何处理这些价值连城的画作的;主旨上更突出了一个情义,是知音之间的承诺。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戣(kuí),字君严,擢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戣(kuí),字君严,擢进士第。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A.损失200--300m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是A.损失200--300ml 的血液,人体丝毫没有影响B.损失的血细胞和营养成分在不久之后会得到补充C.少量损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一些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国内和出境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 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 仪、不守秩序、不遵守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
5.下面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召有司
5.下面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召有司案图 B.信义安所见乎 C.而无骄尚之情 D.公车特征拜郎中
Every evening after dinner, if not ________ from work, I will spend some time wa
Every evening after dinner, if not ________ from work, I will spend some time walking my dog. (2009湖南卷) A. being tired B. tiring   C. tired       D. to be tired
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叙述,不
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B.自1922
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前面来临的时代,在
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前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从金
在某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
在某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元件________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遵循欧姆定律. 元件A随着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