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触摸历史、通过思考亲近历史,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必经之途。阅读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 事件 |
5月4日 | 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
5月7日 | 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
5月8日 |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
5月9日 | 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
5月23日 | 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 |
5月25日 | 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
6月3日 |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
6月4日 | 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
6月5日 |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
6月10日 |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
6月28日 | 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8)
材料二 新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强化了把五四作为启蒙运动的认知方式。他们认为,五四文化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启蒙运动,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最伟大的启蒙运动。
——张艳《新启蒙运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说》
(注:此处五四运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材料三 “五四”的……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顾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四运动的历史事实,并归纳其性质。(7分)
(2)材料二从什么角度评价五四运动?结合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相关史实,简述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9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