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

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

物质

乙醛

乙酸

甘油

乙二醇

沸点

20.8℃

117.9℃

290℃

197.2℃

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               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

答案

1

2)试管A的反应液中;测反应液的温度   略低于试管A的支管口处;测馏分的温度。

3)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

乙二醇或甘油(只写一个)

相关题目

图5为北半球三圈环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图5为北半球三圈环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字母是: A.字母A             B.字母C C.字母E     
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
在一定温度下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
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
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
下面是小丽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情况,
下面是小丽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情况,其中有错误的是( ) A.性质与用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的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08年四川延考卷理)(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内角对边的
(08年四川延考卷理)(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内角对边的边长分别是,已知。(Ⅰ)若,且为钝角,求内角与的大小;(Ⅱ)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11、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
11、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