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水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首诗中,诗人用   、   、   、   这些具有比喻意味的意象来作自我比况,寄托了诗人

     之感和     的壮志。

2.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又是什么?

3.前人批评这首诗说:“‘日月并见’未免矛盾。”你以为如何?请结合五六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以及词法特点,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依次填人:片云、孤月、落日、老马飘零落寞济世报国
    2.最后两句引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意思是说,古来就留养、尊重老马(“存”是留养、尊重之意),用老马可用老马的智慧,不必取老马的筋力。其言外之意是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识,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流露出怨而不怒之意,表现出诗人的报国之志。
    3.“‘日月并见’未免矛盾”之说,是无知妄说。诗中的“落日”二字不是实景,而是咏怀,比喻年老和环境的困难,正所谓“日薄西山”“日暮途穷”。因此,“落日”二字的涵义是很广阔、很丰富的。从词的对法上来看,“落日”对“秋风”,是借对。“苏”,苏活,一‘病欲苏”,病都快要好了。这两句诗阔大深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壮志未酬,积极用世的精神(或: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关题目

Your essay is quite good: just _____ it _____ with a few illustrations and quota
Your essay is quite good: just _____ it _____ with a few illustrations and quotations.    A. put .. up     B. touch .. up    C. cut .. out    D. write .. off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3g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
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3g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做功mgh                 B.物体的重力势
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说
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
(5分)有5种烃:甲烷、乙炔、苯、环己烷、甲苯,分别取一定
(5分)有5种烃:甲烷、乙炔、苯、环己烷、甲苯,分别取一定量的这些烃,完全燃烧后生成m mol CO2和n mol H2O。则 (1) 当m=n时,该烃是              
汶川地震已过去一年多,当时解放军日夜奋战抢救被困人员
汶川地震已过去一年多,当时解放军日夜奋战抢救被困人员,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抢救伤员,新闻工作者坚守岗位传递灾区信息,这表明 ①不同角色承担
科学家利用动物做“­­­________ ”,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
科学家利用动物做“­­­________ ”,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________ 。
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