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1)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文明美。

(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3)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

(4)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

(5)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6)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7)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粳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呈不断的发散状态。

(8)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

(9)第五,荒野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15日14版,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人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答案

4.A

5.D

6.B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偷换概念。原文是“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类型”。“主要”一词说明除了人类经历过这三种文明类型外,还经历过其他文明类型。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偷换概念。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D曲解文意,该项对“生命意味的美”和“生态意味的美”理解和分析恰好与原文第七段中“第三”内容相反。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D项,曲解文意。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B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三段为“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然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B项偷换概念。

相关题目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社会发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生活    ,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所以大家
(15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自离地
(15分)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自离地面h高度处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自
下列地图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
下列地图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B、25万分之一  C、1:500000D、1/8000000
 The marriage on the basis of money ___________ break up .    A. is determin
 The marriage on the basis of money ___________ break up .    A. is determined to    B. is going to       C. is bound to     D. is hoping to
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a10=﹣9.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an}满足a3=5,a10=﹣9.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求{an}的前n项和Sn及使得Sn最大的序号n的值.
    Elizabeth Blackwell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821, and moved to New York Ci
    Elizabeth Blackwell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821, and moved to New York City when she was ten years old. One day she decided that she wanted to become a doctor. That was nearly impossible for a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在细胞周期中,先经过分裂间期,然后进入分裂期 C.分裂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2   B.CuCl2   C.HCl    D.NaCl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