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曰:“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

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四维归,时行为首辅     忧:忧虑

B.而于仁自引去            讽:暗示

C.有德不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问         存:慰问

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D.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被弹劾。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答案

15.A

16.D

17.C

18.(1) 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 (译出大意给2分;“广”、主语省略句、“预”各1分)  

(2)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译出大意给2分;“阳”、“附”、“阴”各l分)

【解析】

15.

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忧:父母的丧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原文为: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分析可知,C.“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两句关键字句的翻译和句式:(1)“广”、主语省略句、“预”;(2) “阳”、“附”、“阴”。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专横恣意的四件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

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相关题目

将一磁铁缓慢或者迅速插到闭合线圈中的同一位置处,不发
将一磁铁缓慢或者迅速插到闭合线圈中的同一位置处,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 A.感应电动势                            B.磁通
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如
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如下图),已知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它
_______ fired, your health care and other benefits will not be immediately cut o
_______ fired, your health care and other benefits will not be immediately cut off. A.         Would you be   B. Should you be   C. Could you be     D. Might you be
(本小题满分10分)        设函数    (Ⅰ)求的值域;
(本小题满分10分)        设函数    (Ⅰ)求的值域;    (Ⅱ)记BC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的值.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沸点:HF>HI>HBr>HCl     B.氧化性:F2>Cl2>S>P     C.含氧酸的酸性:H2CO3<H3PO4<
下列各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隽(juàn)永  笨拙(zhu
下列各项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隽(juàn)永  笨拙(zhuō) 唠(lāo)叨   炫(xuàn)耀   窸窸窣窣(sū) B.熨(yùn)帖   菲(fěi)薄   聒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 绘画创作不遵
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经过F且斜率为3的直线与抛物线
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经过F且斜率为3的直线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A,AK⊥l,垂足为K,则△AKF的面积是A.4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