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

18.词的上片,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6分)

19.下片刻画出词人怎样的形象?蕴含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

18.(1)写景的角度:从视觉、听觉、嗅觉(或声色味)的角度来写景;远近结合(由远而近);俯仰结合(上下结合);动静结合。 (3分,答出3个给满分。)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3分,答出2点给满分。)

19.手拄藜杖缓步游赏的闲居者(或“隐逸者”、“贬谪者”)形象。(2分)表达了诗人超然俗务、悠闲自适的志趣,又流露出百无聊赖、得过且过的无可奈何之情(或失落情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可结合着景物描写常用的写作角度,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可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第二问先找出描写的主要景物,然后再根据描写景物的词语概括作答。修饰性的直接提取,描述性的可用自己的话概括。由“明”“隐”“乱蝉”“白鸟”“香”等关键词,很容易得出开阔深邃、清幽淡雅的野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由“杖藜徐步”可知,词人是一个手拄藜杖缓步游赏的闲居者形象。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达出了诗人超然、悠闲的情趣;“又得浮生一日凉”表达了词人得过且过的无奈情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
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
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 A.蛋白酶                               B.纤维素酶 C.盐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600 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既可以在介质中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磁波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又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有变化的电场,就一定能产生电磁波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因为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②文
 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
 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指出,房地产贷款总量的减少、房价的降低表明房地产的泡沫正在慢慢消除,我们不能像别国的银行
 在某次测验中,有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5分.用表示编号为
 在某次测验中,有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5分.用表示编号为()的同学所得成绩,且前5位同学的成绩如下:70,76,72,70,72. (1)求第6位同学的成绩,及这6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