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殇①   王开岭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古典之殇   王开岭

 (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野中却杳无了。

 (2)众所周知,古典诗词中到处弥漫着飞卷如席、如诉如泣的盛大雪况: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像我等而立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的大变迁,但儿时作文里的气还是蛮足的,好歹也目睹过那让人隐隐动容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吧。可现在的孩子们呢?当他们捧着课本吟诵那莫须有的雪花大如席他们的情感体验是苍白的。而未来的孩子,该不会把头探进冰箱里去体验雪滋味吧?

 (3)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

 (4)立在常年断流的黄河岸边,满目是干涸及河床爆裂的景象。感受到的是缺水的焦渴和唇燥的干燥。面对此情此景今天的孩子又如何模拟得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之势?又怎能打捞起一千年前太白心中的那份感动与豪迈?现在的孩子,除了怀疑古人的夸张与信口开河外,是否会得出文学就是扯谎与胡扯的结论呢?

   (5)有时候想,今天的少年人可真够不幸的。

   (6)或许在不久之后,这般猜测语文课的尴尬亦不为过吧——

   (7)一边是秃山童岭、雀兽绝迹,一边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脆音琅琅I一边是泉涸池干、枯禾赤野,一边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一遍遍抄写;一边是暴尘浊日、黄沙漫卷,一边却勒令孩子体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盛况……何等艰苦何等难为的遥想啊!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晓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这不是荒唐是什么!不是悲怆是什么!

   (8)古典场景的流失,不仅意味着生存资源之一的自然风物的流失,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在不久的未来,那些对大自然丧失原始记忆和想像力的孩子最终将对那些古典美学价值彻底地不知所云如盲摸象

   (9)总之古典场景的流失,意味着未来甚至包括今天的阅读中,将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难道人类不应为此悲痛吗?

   (10)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撤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追远的绝版?那沾有她们最后体温的文学辞章。既属不朽之经典,更是幽怨的悲歌……你,听到哭声了吗?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为这些素朴的句子所传递的美丽而泪流满面。内心更有一份隐隐作痛。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

   (12)今天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我们已经,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难道人类不应为此哀悼吗?    (略有删改)

    【注释】殇:原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

13.阅读(6) - (7)两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尴尬一词的含义。(3)

14.比较原句与改句,你认为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简要说明理由。(4)

  原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撒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遥远的绝版?

  改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鲜泽的生态活页以及诗词风景都逐渐消失了。

15.本文古典之殇中的。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上文内容从两个方面具体回答。(4)

16近段时间来,不少学者在探讨“故乡的沦陷”,读了本文后,对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自己的想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

13.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晚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

14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一是运用排比句式,罗列各种流失的古典场景,更具震撼力;二是运用反问句式,情感更加强烈,提醒人们去深刻思考与反省;三是运用贴切的比喻,形象描述了各种古典场景流失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四是用了硬硬撕掉、生生撤消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古典场景被毁灭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

15.寄托了作者对古典场景流失,以及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的悲痛之情;还有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的哀悼之情。

16.

相关题目

饮茶习俗风靡全国的时期是( ) A.汉代   B.隋朝    C
饮茶习俗风靡全国的时期是( ) A.汉代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若(2x+)3=a0+a1x+a2x2+a3x3,则(a0+a2)2-(a1+a3)2的值为(    )A.-1     
若(2x+)3=a0+a1x+a2x2+a3x3,则(a0+a2)2-(a1+a3)2的值为(    )A.-1             B.1                 C.0               D.2
唐代一种风靡全国的生活必需品是A.酒B.茶C.糖D.大米
唐代一种风靡全国的生活必需品是A.酒B.茶C.糖D.大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代人出门旅行讲究效率和舒适,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炽热(chì)  蜷曲(quǎn)    厝火积薪(cuò)     色厉内荏(rěn) B.谄媚(chǎ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出5张,则至少有3
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出5张,则至少有3张A的概率为(    ) A.                                B.C.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