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

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

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

 

D.

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A、根据图象中的有关数据判断四种物质的变化,再根据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

B、根据图象形成1s时A、D的物质的量变化,然后根据v=进行计算即可;

C、6s时B的浓度为0.6mol,B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6mol,容器容积为2L,然后根据v=进行计算B的平均反应速率;

D、根据图象判断反应平衡状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计量数不同,反应速率则不相同.

解答:

解: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了0.8mol,所以A、D为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B、C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4,反应方程式为:3B+4C6A+2D,故A错误;

B、反应到1s时,v(A)===0.3mol/(L•s),v(D)===0.1mol/(L•s),所以v(A)≠v(D),故B错误;

C、反应进行到6s时,△n(B)=1.2mol﹣0.6mol=0.6mol,v(B)===0.05mol/(L•s),故C正确;

D、根据图象可知,到6s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了,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但是由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同,则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可逆反应的书写、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化学反应的计算,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象找出相关信息,对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题目中等难度.

 

相关题目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由关节组成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由关节组成                     B.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C.由全身骨骼组成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实现从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
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7倍,那么分式的值(     )。A
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7倍,那么分式的值(     )。A.扩大7倍B.扩大14倍C.扩大21倍D.不变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绳跨过位于倾角=30°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X、Y和Z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
 X、Y和Z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三种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Y和Z均由元素R组成,Y由两个原子组成,R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18个族 B.常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找半导体材料
下面是一则书面通知,请根据要求答题。(9分) 通   知我
下面是一则书面通知,请根据要求答题。(9分) 通   知我校兹定于本学期第8周举行第12届校园科技节,内容丰富,现场演示,异彩纷呈。届时,欢迎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