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 虾 鲁彦①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

钓 虾

鲁彦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

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

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5.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分)

                                                                               

  6.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分)

                                                                          

7. 比较鲁彦《钓虾》与下面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4分)

A.《安塞腰鼓》(刘成章)    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C.《海燕》(高尔基)        D.《那树》(王鼎钧)

⑴与《钓虾》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⑵《钓虾》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抄录《钓虾》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

8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5分)

                                                                               

答案

5.①孩子好玩的天性;②可以享受跟虾斗智的乐趣;③钓到的虾多,可以得到大人们的称赞;④钓到的虾多(母亲拿“我”的虾和邻居分享),让“我”有成就感;⑤在河边和其他的小伙伴们一起钓虾的自在和快乐。 

评分标准: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满分。只答出“喜欢钓虾”得1分。

6.①写出“我”做钓竿动作的娴熟;②写出“我”想出去钓虾的迫切心情;③写出“我”对自己动手做钓竿的喜爱和自豪;④写出农村孩子的能干。  

评分标准:4分,答对两点,即可满分。若只答“准确、形象、生动”,不得分。

7.(1B

2)朴素(朴实、质朴、散淡),自然(清新),细腻。平淡而有味。

3)示例:△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但我只把线微微的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的说。   △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评分标准:共4分。(11分。(22分。前面三点中能答出其中两点的,得2分。答出“平淡而有味”(或语意接近的),即得2分。(31分。

8.示例一:(53分)

我喜欢母亲,因为:①从母亲劝“我”别出去钓虾,心疼“我”“晒黑”,可以看出她的慈爱;②从母亲老是埋怨甚至折断钓竿,却始终放任“我”出去钓虾,可以看出她的宽容;③从母亲老是把煮熟了的虾送给人家吃,可以看出她的大方及跟邻里的和睦相处。

示例二:(2分)

我不喜欢“母亲”,因为她唠叨,“我”每次出去钓虾,她都要说上几句。(我不喜欢“母亲”,因为她严厉,她曾恶狠狠地折断“我”的钓竿,当柴烧了。)

示例三:(1分)

我不喜欢“母亲”,因为她吝啬,她老是埋怨“我”只是给人家钓,让她赔柴赔盐赔油葱。

评分标准:5分。分层赋分,按同级水平给分。

“示例一”中,答对其中两点,得5分;答对其中一点,得3分。

若答到从唠叨或严厉中读出了母爱,并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得3分。

若发现答“既喜欢……又不喜欢……”,并能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言之成理,4分左右。

“示例二”和“示例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到相应分数。

相关题目

选词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employ pay back  ca
选词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employ pay back  calm  roll  aside from  contrary to  attach   consistof   panic   firm Three years ago, he was  ________ as a
郭沫若将春秋战国时代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主要是因为这
郭沫若将春秋战国时代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的主要特征都是A. 列强侵略     B. 社会变革     C. 政府腐败     D. 科技发达 
系统抽样又称为等距抽样,从m个个体中抽n个个体作为样本,
系统抽样又称为等距抽样,从m个个体中抽n个个体作为样本,先确定抽样间隔,即抽样距k=(取整数部分),从第一段1,2,…,k个号码中随机地抽取一
如图1,在△ABC中,AB:DB=1:2,DE∥BC,若△ABC的面积为9,则
如图1,在△ABC中,AB:DB=1:2,DE∥BC,若△ABC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DBCE的面积为                。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 Chinese graduate’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
定义在上的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
定义在上的函数,既是偶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时,,则的值为( )        A.                        B.  
从2010年初的弟弟替车祸遇难的哥哥为民工发工资的“信义兄
从2010年初的弟弟替车祸遇难的哥哥为民工发工资的“信义兄弟”,到2011年初“缺钱不能缺德”的重庆万州“穷棒棒”郑定祥,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中

最新题目